您的位置:用让网 > 生活 > >正文

​建国初中央这个部任务很紧迫 两位开国名将是怎么接续当部长的

摘要建国初中央这个部任务很紧迫 两位开国名将是怎么接续当部长的 在历史记载中,旧中国石油供应几乎全靠进口,这也是民间曾广泛流行的“洋油”称谓的来历。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

建国初中央这个部任务很紧迫 两位开国名将是怎么接续当部长的

在历史记载中,旧中国石油供应几乎全靠进口,这也是民间曾广泛流行的“洋油”称谓的来历。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毛主席审视地图上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曾意味深长地对众人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

如今的人没有谁不知道石油。但石油的深层次含义是什么?

有人形象比喻:石油是财富的象征,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更有人认为,谁控制了石油谁就主宰了当今世界的经济。

1949年9月,按照党中央以最快速度解放玉门,保护油矿的指示。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命令所属第三军军长黄新廷以装甲团为先导,日夜兼程进驻甘肃玉门油矿。

随之,时任该军九师政治部主任的康世恩,带领一个步兵团接管了玉门油矿,并奉命出任驻油矿军事总代表。

在北京,“开国大典”刚结束,中央政府政务院就设置了燃料工业部。

新中国起步,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都急需石油。

而旧中国留下的石油生产能力小得可怜,杯水车薪。

此刻,西方帝国主义正百般封锁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如果没有石油保证,国计民生无论如何都十分艰难。

1950年4月,全国第一次石油会议提议并报政务院批准,在燃料工业部设石油管理总局。还决定在石油管理总局之下设置西北石油管理局,由玉门油矿军代表康世恩任局长。

康世恩由此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创始人之一。后期曾任大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总指挥、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指挥,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委主任。

1952年,毛主席签署命令,批准将解放军第十九军某师集体转为石油工程第1师,号召他们承担起光荣的经济建设任务,成为国家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

这期间,筹备成立国家石油工业部,已经进入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日程。

(网络资料照片,周总理与石油专家在一起)

如何选择首任新中国石油工业部部长?

周恩来总理说,我国的石油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又都需要大量的石油,要尽快地把石油工业搞上去,就要选一个部队的同志来做这件事。把我们军队的一些传统作风带过去,像指挥打仗那样去指挥石油工业。

中央军委向周总理推荐了3个人选,其中就有正在担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的李聚奎。总理斟酌权衡一番,认定了这位年过半百的将军。

李聚奎,1904年出生于湖南涟源市龙塘镇西坪村。22岁投身国民革命军,参加过北伐战争。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并入党。历任红8师、红7师、红9师、红1师师长,曾获珍贵的二等红星奖章。

新中国开国初期,李聚奎担任解放军四野副参谋长。抗美援朝期间,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将作战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做出了中央贡献。

1952年6月,李聚奎被任命为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

李聚奎后来回忆,派他到石油工业部任部长,是时任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将军征求他的意见并告诉他的。

“到地方去工作,这个消息太突然。”

李聚奎说,“到一个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非常重要、专业性很强的部门去工作,我真有点发怵。”

但徐立清副部长透露:“这可是总理亲自点的将啊!”

李聚奎没有再犹豫,脱掉军装去了地方。

1955年7月初,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决定成立石油工业部、李聚奎被正式任命为首任部长。

人代会刚任命不久,周总理就找他谈话说:“聚奎啊,第一个五年计划快完了,我不向你要石油了。但第二个五年计划,你可要拿出油来啊!”

李聚奎感到压力不小,忐忑地说:“总理,搞石油我是外行,好多事情都不懂,我怕干不好啊!”

周总理笑了笑,鼓励他说:“没关系嘛。不懂就学,边干边学,什么事情都不是天生就会的。”

总理还对他说,“石油部有许多专家,你把他们组织起来干,一定能干好!”

李聚奎心里清楚,让他到石油工业部当部长的目的,可不仅仅是学习。

总理已经有言在先:找军队同志来干这项工作,就是要把军队的传统带过来,像指挥打仗一样争取快出石油。

李聚奎上任没几天,就找来部长助理徐今强,让他像对小学生一样,从石油工业所需的知识ABC给自己教起。

为了彻底搞清楚国内石油现状,李聚奎一头扎进基层,向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了解第一手资料。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位曾在独山子油田工作的技术员回忆:我们在工棚子里开会,来了一个穿大衣的老头,就坐在后面听,大家觉得很奇怪。

他乘坐的车放在挺远的山脚下,我们也不知道他是谁。他听大家分析情况,到食堂问大家能否吃得饱,还到井台同大家一起干活。后来问他,他说自己是“石油部的老李”。

这人没一点架子,谁也没想到他就是李部长···

有时国务院召集会议,石油部都是部长助理或副部长到会,领导只能从李聚奎在各地不断递交上的报告中,了解这位新部长当时的行踪。

新疆大戈壁滩一望无际,几百里没有树木和人家。李聚奎和随行人员风餐露宿,有时在戈壁滩上席地而坐,啃干粮、喝冷水,把恶劣环境的考验踩在脚下。

在一次回北京石油部开会,李聚奎突然昏迷。大家赶紧把他送医院。一检查是严重的糖尿病低血糖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出危险。医生说,这老人为了我国的石油在拼命。

1955年10月29日,新疆克拉玛依一号井终于喷出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原油。李聚奎夜不能寐,立即把这个好消息报告了中央。毛主席听到后十分高兴,专门召见李聚奎给予鼓励。

在石油部工作近三年时间,李聚奎按照毛主席亲自面授的用“革命加拚命”的精神抓石油工业起步发展。

他通过与大家艰苦奋斗,创建了克拉玛依油田,并先后筹备、组建了松辽石油勘探局、华东石油勘探局和华北石油勘探处。为中国石油工业在更大规模上展开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础。

但李聚奎的百般努力,也未能完成当时中国一年所需的石油的产量目标,国家有限的外汇相当一部分,不得不用在购置石油上。

当时“大跃进”的形势和轰轰烈烈的大建设紧迫需要石油保障,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商议,决定把李聚奎与时任总后勤部政委的余秋里将军对调,让比李聚奎年轻10岁的余秋里继续担起石油部长的重任。

余秋里1929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军团政委,八路军旅政治部主任、晋绥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一野第一军1师政委、军副政委。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解放军总财务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据相关史料记载:

1958年1月下旬的一天,中央办公厅通知余秋里当天下午到毛主席办公室开会,并特别嘱咐,要早一点到,毛主席要和他谈话。

接到通知后,余秋里提前来到毛主席办公室。

主席让他坐下后说:“总理他们提议,调你到石油部当部长,我们都赞成,总理和你谈过了吧?”

余秋里说:“总理和我谈过了。我考虑,我从来没有搞过工业,石油在地下,情况更复杂,这个任务我恐怕承担不了。军队中比我强的人很多,是不是另选一个人?”

毛主席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反问:“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余秋里急忙回:“43岁”。

毛主席哈哈一笑说:“43岁,儿童团嘛!”。

停了停,毛主席严肃地说:“我们军队的高级将领,很多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了我军的优秀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打仗、搞经济建设都是如此”。

毛主席看了看余秋里说:“聚奎同志是个很好的同志,他年纪大了。你年轻,精力充沛。中央决定,你们两个换一换。

毛主席从沙发上站起,在屋里一边踱步一边说: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是我们党和军队取得胜利的法宝。过去我们的任务是打仗为主,现在不同了,经济建设为中心了所以我们必须放下架子,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经济工作,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这搞经济、搞油其实跟打仗也有些一样,既要有战略思想,又要有不怕敌人、勇往直前的决胜精神”。

“呃,你是不是不愿意脱军装呀?”

毛主席打量一下佩戴中将军衔的余秋里问。

“不、不,主席,我没有那么想。”

毛主席笑了说:“你不这么想,可我得为你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军们想啊!你放心,中央已经作出决定:部长以上的干部调动,不是转业,是党内的分工。”

带着领袖们的重托,余秋里很快走马上任。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余秋里的部长职务任命。

但余秋里与李聚奎一样,都没有搞石油工业的工作经验。

在交接工作时,李聚奎并没有马上回军队。他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和余秋里的请求,还要将余秋里的工作带一程。

于是,新中国石油工业部部长办公室,出现了特别温馨的画面:

部长办公室里,一张办公桌,李聚奎与余秋里两人对面办公。遇到开会,余秋里只管听,他请让李聚奎主持作决定,他当陪伴。

看到两个新老部长配合默契,石油部里一些经历过旧中国官场的专家感触很大,他们说:

“国民党新老部长交接都是文字交接,见字不见人,只有共产党的部长才有这样的胸怀!”

李聚奎以老带新,让余秋里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

余秋里上任后,也发现过看似大油田,最终没有打出几滴油的所谓“基地”,经历了许多困难考验,但拼搏进取的脚步一刻也没停止。

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新中国的石油工业终于迎来来重大转机。

黑龙江松辽平原上的松基3号井喷出了棕褐色原油!

这一喜讯迅速传到北京,传遍全国和世界。

新中国石油工作者在松辽平原发现大油田并打出了石油,为建国10周年大庆献了厚礼。

身为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组织指挥了大庆石油会战,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著名口号,用艰苦奋斗精神开发建设了大庆油田。让新中国彻底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大庆油田建成后,在1963年出油量达到了470万吨。当时我国每年的石油总量不过648万吨,仅大庆油田就占了全国石油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多。

周总理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豪迈宣布,中国的石油基本可以自给了···。

接替李聚奎职务的余秋里,在担任石油部长期间,同样以军人的作风带出了一支善打硬仗、带有半军事化作风的石油工人队伍。

1960年2月,党中央作出“从当年退伍兵中动员3万人交给石油部参加大庆地区新油田工作的决定”。此后,中央军委又决定给大庆分配3000名转业军官···。

这些在部队中经过严格训练,有的还历经战火考验的指战员,保持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大庆石油战线又创造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闻名全国的好作风和好经验。

李聚奎1958年重回军队,担任总后勤部政委,被补授为开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此后,他曾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政委,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中顾委委员。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