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兰城堡红葡萄酒(小山城堡红葡萄酒价格)
卡普兰城堡红葡萄酒(小山城堡红葡萄酒价格)
卡普兰城堡红葡萄酒的品质。这款酒在法国波尔多地区享有盛誉,被称为“红葡萄酒中的爱马仕”。酒体饱满,单宁柔顺,酸度适中,余味悠长。它的口感非常复,有着浓郁的黑醋栗和樱桃的香气,还有一丝辛辣的味道。“这款酒是一款优质的干红葡萄酒,适合搭配海鲜、奶酪、烤肉等食物。”酒庄负责责人介绍,这款酒的酿造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才能酿造出最佳的口感。
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壹 用脚踩出的葡萄酒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红酒,你会想到什么呢?时尚?品位?高贵?还是情调?优雅?气质?
是啊,一说起红酒,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上面这些形容词,在电影或电视剧里,喝红酒的人大都衣着华贵,身边围绕的也都是香车美女,举手投足间尽显贵族气质。
不过,想酿出一桶最完美的红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那需要同时满足很多严苛的条件。例如,最适宜的地理位置:北纬30~52度、南纬15~42度之间;最适宜的气候和阳光:阳光照射太少会酸,太多则过甜;最适宜的土壤:沙砾般贫瘠的土地;最适宜的湿度:看得见河流的地方才能酿出最好的葡萄酒……
除了这些条件之外,还有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年轻女孩用脚踩出来的葡萄酒,才是最顶级的葡萄酒!据说,最芬芳的葡萄酒,是最美丽的少女用脚踩出来的,而最香醇的葡萄酒,则是最美丽的少妇用脚踩出来的。
在许多人看来,用脚踩出来的葡萄酒,实在有些难以接受,但在工业时代之前,世界上最顶级的葡萄酒,都是少女赤脚踩出来的,这种脚踩葡萄酒的酿造方式,还曾被评为最卫生、最健康的酿酒方式!
如果你看过《云中漫步》这部电影的话,那你一定记得这样一个镜头,在葡萄庄园庆祝丰收的时候,人们将收割下来的葡萄丢入巨大的木盆里,然后所有的青年男女都跳进木盆,随着欢快的音乐声跳动起来,用脚踩踏以酿出香醇的葡萄酒。
其实这种“踩葡萄”的习俗,最早起源于古代波斯,后来又随着传教士进入欧洲。用脚踩葡萄既是在落后的生产力下,人工压榨葡萄的重要环节,也是欧洲人庆祝葡萄丰收的一种传统仪式。
虽然这种古老的酿造方法效率低下,但据说用脚踩出来的葡萄酒,与通过机械酿造的葡萄酒相比,口感更加醇香。这是因为,葡萄里的单宁和香味物质都存在与果皮中,而用脚碾压的方式比机器碾压更加轻柔,能让葡萄里的单宁和风味物质更好的溶于葡萄汁中。
同时,脚踩的力度也不会弄碎葡萄籽,这就避免了葡萄籽里劣质的苦味物质释放出来,酿出的葡萄酒也就更具风味。正因如此,直至今日还有一些最顶级的葡萄酒,是沿用这种最古老的酿酒方式生产出来的!
贰 从古罗马到不列颠
当然啦,不管你喝到的葡萄酒是怎样酿造的,喝葡萄酒这事本身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葡萄是慷慨的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甜美馈赠,而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则会让你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每一个酒瓶内,装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产区的佳酿,其中汇聚了风土、工艺、时间的沉淀,以及酒庄的历史沉淀。因此,每一次品鉴的过程,就是一次与葡萄酒对话的过程。难怪那位著名的硬汉作家海明威曾经不无感慨地说: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高贵的饮品。我这一生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享用更多的葡萄酒!”
英国记者尼娜·卡普兰最热爱的事情,莫过于旅行、葡萄酒与艺术。这位美女记者不仅是一位资深的葡萄酒老饕,还曾为《品醇客》《泰晤士报》《国家地理旅行者》等媒体供稿。
为了让更多人爱上葡萄酒,以及葡萄酒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卡普兰将自己在葡萄酒方面的渊博知识和令人愉悦的丰富感受融合在一起,写成了这本《流浪的葡萄树》,带着我们踏上一次妙趣横生、唇齿留香的葡萄酒之旅。
葡萄酒起源于古罗马帝国,随后席卷欧洲,几乎统治了整个西方世界,正如法国酒史学家罗杰·迪翁所写的那样:“对古罗马人来说,秩序是文明的馈赠,同时,广泛种植葡萄也是……因为他们觉得,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畅饮才是真正享受生命中的快乐……某个地方如果没有种植葡萄来酿酒,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然而,在交通不便的古罗马时代,葡萄酒是怎样被传播到欧洲大陆,乃至于最偏远的不列颠群岛呢?
要知道,古老的不列颠,与阳光普照、文明成熟的罗马帝国之间,相距无比遥远,差距无比巨大。从罗马帝国出发,要走超过1600千米,至少300小时,才能到达法国的最北端——要继续前往不列颠,必须穿越那条横亘在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英吉利海峡!
在古罗马人看来,这是一道可怕的洪渊天堑,正如诗人贺拉斯描写的那样:“有庞大的海怪在其中震怒咆哮。”同时,在古罗马时代,不列颠群岛是一片苦寒崎岖的土地,没有文明、没有城市、没有耕地、更没有葡萄园。生活在那里的,是一群住在帐篷里、相互分享女人的野蛮人,因此这里被古罗马人视为“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地方”,“文明的终结之地”。
然而,罗马皇帝没有做到的事情,葡萄酒却做到了。被古罗马人定义为“荒蛮人”,只配喝啤酒的英国人,逐渐拥有了自己的葡萄树和葡萄酒,成了“文明人”。甚至在罗马帝国早已倾塌的今天,这个国家仍然没有褪去自己的“罗马骄傲”。
但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在这本《流浪的葡萄树》里,卡普兰将带着我们从英格兰出发,一路前往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去寻找散布于欧洲各地的酒庄、酒窖、葡萄园,以及与葡萄酒文化相关的历史遗迹,在勃艮第、罗纳河谷、西西里、罗马,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因此,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次微醺的美酒之旅,是一部关于欧洲风土与葡萄酒文化的游记,倒不如说,它是一部藏在葡萄酒里的欧洲史。这也是卡普兰想通过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真理:
葡萄酒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
叁 “伟哥”还是“圣血”?
据说,古罗马人和欧洲人酷爱葡萄酒的一个原因就是,喝来当“伟哥”用!
正如花椒在中国被赋予了“多子多孙”的含义一样,葡萄酒在欧洲长久以来,都被看作是生育能力的象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葡萄树有着冬枯春荣的顽强生命力,二是因为,古罗马人认为,葡萄酒来自从枯枝上长出的果实,是重生的象征,因此有助于提高性能力。
不过,虽然葡萄树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但不同土壤所培育出的葡萄,酿出的葡萄酒口感差异极大。这就足以解释,为什么在葡萄酒世界里,对“风土”这个词异常着迷了。
所谓“风土”,是指某个特定地区的土地,以及比土地更神秘的东西,例如光照、气候、温度等。因此,“风土”能在葡萄酒里表达出某种特性,这也是葡萄酒之所以不同的关键,它使得勃艮第某一带的葡萄酒的口味,跟相邻地点用同一种葡萄酿出的就的口味产生巨大的差别。甚至同样的葡萄酒,口味也会随酒庄的不同而改变——这正是葡萄酒最大的魅力所在!
同时,“风土”也是葡萄树在欧洲各地生根发芽的因素之一。
早在公元前3200年,古罗马人就已经掌握了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术,其中,最古老的葡萄园就位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还有什么地方能比这里更适合种植葡萄呢?埃特纳火山不断喷出的岩浆、熔石和满天的火山灰,为当地葡萄的茁壮生长提供了宝贵的滋养。这里既有岛外没有的葡萄品种,例如卡里坎特和马斯卡斯奈莱洛,也有比较出名的葡萄品种,例如雷司令。但这里的酒不论是用哪种葡萄酿制而成的,你都能从中品尝到优雅的矿物味道。
到了公元前6世纪,罗马人通过马赛港,将葡萄酒传入了高卢,也就是现在的法国,并把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技术一并传给了高卢人。随后,犹太人也从罗马人手中得到了这些技术,然后又把它们传播到整个中东与北非,乃至于扩张到整个地中海西海岸。
到了中世纪,葡萄酒在欧洲备受追捧,这要归功于基督教会。在《圣经》中,有521处提及葡萄酒的地方。就连圣子耶稣也在最后的晚餐上宣称:“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所以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因此,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就成了教职人员的本职工作之一,而葡萄酒也随着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了整个世界。
十七世纪前后,崇尚浪漫的法兰西开始雄霸葡萄酒世界,而波尔多和勃艮第两大产区则是法国葡萄酒的两大梁柱,以黑皮诺和霞多丽为代表的的葡萄品种,分别孕育出两个不同类型的葡萄酒:波尔多的厚实和勃艮第的优雅。
另外,卡普兰还在书中告诉我们,勃艮第北部有一种葡萄叫做“凯撒”,就是以古罗马那位著名的凯撒大帝命名的。当地人会在黑皮诺葡萄中加入10%的凯撒葡萄,这样就能使葡萄酒的口味产生更多结构层次,从而得到品质更好的葡萄酒——也许这才是勃艮第葡萄酒风味如此出众的秘密吧。
肆 喝酒是件高兴事儿
今天,罗马城中已经没有葡萄园了,这座曾经无比辉煌的城市,早已不复几千年前的繁忙。城内的遗迹挨在一起,静默不语,等待着多愁善感的游客来看望自己。
假如从来没有过罗马帝国,葡萄酒世界地图会是什么样子?葡萄酒的味道和葡萄园的分布会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问这些事情也没什么意义,反正我们喝不到遥远过去的酒。我们只能通过舌尖上的红酒,和眼前这本《流浪的葡萄树》,去触摸和畅想遥远年代的葡萄酒风格,也许它们就像西班牙诗人马提亚尔所吟唱的那样:
昨日瓶中的香草味……是冬天的苹果在橱柜里慢慢成熟的芬芳,是春日田野里新叶盛放的清香,是奥古斯都大帝身上点缀着帕拉丁刺绣的丝绸长袍轻轻拂过,是女仆手中暖过的琥珀发着温润的微光,是装满深色费勒纳斯葡萄酒的罐子打碎了,远远飘来的醉人酒香……
通过这本《流浪的葡萄树》,我们将带着微醺的醉意,去见识古罗马的葡萄压榨机、领略中世纪的勃艮第风光、细闻西西里岛的火山岩土。举起酒杯,便能与古人共饮。
与此同时,这也是卡普兰自己的一次寻根之旅,她在每一片土地上,都找到了民族与家族的痕迹,触到了土地的温度。不管是人还是葡萄树,都在不断流浪、扎根、生长、流浪,寻根……
卡普兰认为,喝酒始终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儿。想想吧,当你忙碌了一整天之后,回到家里,打开音响放上音乐,然后放松地窝进沙发,再倒上一杯葡萄酒犒赏自己,任何疲惫都会瞬间烟消云散。
是啊,葡萄酒既是能让人享受生活的饮料,也是一个爱酒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陪伴。正如卡普兰所说的那样:
如果所有人、所有葡萄树一生只活在一个地方,我们的餐桌该是多么无趣!
The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