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本文目录
1.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2.流星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3.流星雨的形成原因20字 4.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资料查询
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在各种流星中,最美丽、最壮观的是流星雨。它是地球在运行中,遇到大量宇宙尘粒(流星群)而造成的。
太阳系内有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绕各自的轨道运行。它们之间有时会发生碰撞。碰撞后,许多小块聚集成群,沿相同轨道运行,形成了流星群。
当流星群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地球穿越这种区域时,便会有大批尘粒进入地球大气层,从而形成了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算得上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流星雨,它被称为“流星雨之王”。每年11月14日至21日,尤其是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从狮子座方向迸发出来,这就是狮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产生的原因跟一颗叫坦普尔—塔特尔的彗星有关。这颗彗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33年。同时,它不断抛撒自身的物质,就像洒水那样,在它行进的轨道上留下许多小微粒,但这些小微粒分布并不均匀,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密集,当地球遇上微粒少的地方,出现的流星就少;遇到密集的地方,出现的流星就多。
1833年,狮子座流星雨出现在地球上空,整个天空被流星照亮,成千上万颗“星星”在天上飞舞,就像漫天雪花在飘扬。据估计,在这场长达9小时的流星雨事件中,一个人至少可以看到24万多颗流星。人们被狮子座流星雨的壮观景象惊呆了!
流星雨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雨。流星雨有强有弱,弱的流星雨,一个钟头只能观测到2~3颗甚至更少。曾有人观测到强的流星雨,每秒钟达20颗以上,呈现非常壮观的景象,这样的强流星雨叫流星暴。
观测流星雨时最好要避开城市灯光的影响,到郊外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用肉眼直接面向天空就可以了。不要带天文望远镜,因为它不适合观看流星雨,你可以带上双筒望远镜,用它来观看流星雨。
流星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在各种流星现象中,最美丽、最壮观的要属流星雨现象,当它出现时,千万颗流星像一条条闪光的丝带,从天空中某一点(辐射点)辐射出来。那么流星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我在此整理了流星现象形成原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流星现象形成原因
太阳系内除了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际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也绕着太阳运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使其轨道发生改变,这样就有可能穿过地球大气层。或者,当地球穿越它们的轨道时也有可能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这些微粒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11-72公里/秒),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公里的高空中。流星中特别明亮的又称为火流星。造成流星现象的微粒称为流星体,所以流星和流星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流星包括单个流星(偶发流星)、火流星和流星雨三种,比绿豆大一点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就能形成肉眼可见亮度的流星。
流星体的质量一般很小,比如产生5等亮度流星的流星体直径约0.5cm,质量0.06毫克。肉眼可见的流星体直径在0.1-1cm之间。它们与大气的相对速度与流星体进入地球的方向有关,如果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可超过每秒70公里,如果是流星体赶上地球或地球赶上流星体而进入大气,相对速度为每秒10余公里。但即使每秒10公里的速度也已高出子弹出枪膛速度的10倍,足以与大气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而为我们看到。大部分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后都气化殆尽,只有少数大而结构坚实的流星体才能因燃烧未尽而有剩余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陨星。特别小的流星体因与大气分子碰撞产生的热量迅速辐射掉,不足以使之气化,据观测资料估算,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流星体,包括汽化物质和微陨星,总质量约有20万吨之巨! 这是否会使地球不断变"胖"呢?地球质量约为6×10^21吨。由于流星体下落使地球"体重"的增加在50亿年时间内的总量约为3.3×10^17吨,或者说使地球质量增加了两万分之一,相当于体重200斤的大胖子增加0.1两。可见其实在是微不足道!
生流星现象,而是以尘埃的形式飘浮在大气中并最终落到地面上,称为微陨星。
流星体是穿行在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数量很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其中石质的叫陨石;铁质的叫陨铁。
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它们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了光和热,最后,流星通常是宇宙空间闯入地球大气层的宇宙沙粒,它在空气中高速运动以致能够打掉空气原子中的电子,从而在其周围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又称电离气)。等离子区是由裸露的原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在大约一秒钟量级的时间内,自由电子再次与原子结合并释放能量,这能量正是迫使它离开初始位置时所需的能量,在结合过程中放出的能量是流星尾巴发光的能量来源。
流星雨简介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体都比沙砾还要小,因此几乎所有的流星体都会在大气层内被销毁,不会击中地球的表面;能够撞击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称为陨石。数量特别庞大或表现不寻常的流星雨会被称为“流星突出”或“流星暴”,可能会每小时出现的流星会超过1,000颗以上。
流星雨(每小时一颗的流量就可以称为流星雨)是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迸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彗星主要由冰和尘埃组成。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粒被太阳的辐射压力吹散,形成彗尾。剩余物质继续留在彗星轨道附近。然而即使是小的喷发速度,也会引起微粒公转周期的很大不同。因此,在下次彗星回归时,小颗粒会滞后母体,而大颗粒将超前于母体。当地球穿过尘埃尾轨道时,就有机会看到流星雨。流星雨活动性为彗星周期。
位于彗星轨道的尘埃粒乌云被称为"流星群体"。当流星体颗粒刚从彗星喷出时,它们的分布是比较规划的。由于大行星引力作用,这些颗粒便逐渐散布于整个彗星轨道。不过这个过程还不是十分清楚。在地球穿过流星体群时,各种形式的流星雨就有可能发生了。每年地球都穿过许多彗星的轨道。如果轨道上存在流星体颗粒,便会发生周期性流星雨。当只有母彗星运行到近日点时才发生的流星雨,称为近彗星流星雨。这说明流星体群仍在彗星附近。周期在几百年以内的彗星所形成的流星雨多为该类型。[2]
由于行星的引力摄动作用,长周期彗星的流星体群可能与母彗星相差甚远。在母彗星不在近日点时也有可能发生流星雨,这种流星雨便是远彗星型流星雨。为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通常以流星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例如每年11月17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它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其他流星雨还有宝瓶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流星雨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的不同。有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看起来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中"流出"的,因此也属于流星雨的范畴;而有时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同一个辐射点中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就像节日中人们燃放礼花那样壮观。当每小时出现的流星数超过1000颗时,我们称其为"流星暴"。
流星雨的形成原因20字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体都比沙砾还要小,因此几乎所有的流星体都会在大气层内被销毁,不会击中地球的表面;能够撞击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称为陨石。
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资料查询
流星雨(每小时一颗的流量就可以称为流星雨)是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迸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彗星的破碎。
彗星主要由冰和尘埃组成。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粒被太阳的辐射压力吹散,形成彗尾。剩余物质继续留在彗星轨道附近。
然而即使是小的喷发速度,也会引起微粒公转周期的很大不同。因此,在下次彗星回归时,小颗粒会滞后母体,而大颗粒将超前于母体。当地球穿过尘埃尾轨道时,就有机会看到流星雨。流星雨活动性为彗星周期。
扩展资料:
流星雨的目视观测和照相观测
观测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熟悉星空,认识流星雨辐射点周围的星座及主要星名,还要准备好星图、记录表、笔、小手电筒(用红布或红纸包住)及校对好的钟表等必备用品及座椅、衣服等防寒防露物件。
观测时要对流星进行计数。若以2人为一组进行观测,一个人数流星数目,另一个人记录时间和颗数。有时流星多的来不及记住,可以准备一个小本,看见一颗流行就在本子上用铅笔画一道,数出笔道数除以时间间隔就得出看见的流星率。
计数时记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同时需认真填写“狮子座流星雨目视观测记录表”由于需要长时间的观测,保持舒适的姿势是很有必要的。当然,狮子座流星雨都出现在11月份,冬季的深夜非常寒冷,必须注意保暖。
观测流星雨还可以进行拍摄流星雨的美好景象。摄影时需使用一架带有B门的照相机以及感光度较高的底片.具体拍摄方法是:将照相机固定在一个稳定的三脚架上,将镜头焦距设置无穷远,光圈开到最大,然后对准选择好的天区,就可以开始曝光了,每次曝光时间一般短于5 min,此法可谓“守株待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星雨
以上就是关于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视频的全部内容,以及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