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为什么这么厉害(为什么有些人尊崇南怀瑾为国学大师)
南怀瑾为什么这么厉害(为什么有些人尊崇南怀瑾为国学大师)
我来回答一下您的这个问题其实我的内心里是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的因为那么多的人学习南怀瑾,追随南怀瑾,崇拜南环谨,他人走才几天呐,就在背后评论人家,好像不好意思,而且有可能他的信徒们会指着鼻子说,你算老几?就是说现在评论南怀瑾,还是会惹得他老人家的文化信徒们不高兴的因为他们会愤怒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南怀瑾为什么这么厉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南怀瑾为什么这么厉害
我来回答一下您的这个问题。其实我的内心里是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的。因为那么多的人学习南怀瑾,追随南怀瑾,崇拜南环谨,他人走才几天呐,就在背后评论人家,好像不好意思,而且有可能他的信徒们会指着鼻子说,你算老几?就是说现在评论南怀瑾,还是会惹得他老人家的文化信徒们不高兴的。因为他们会愤怒的。
其实我早年的时候,大约二十几岁左右吧,也算是南怀瑾的粉丝。那时候对他也很佩服,我二十几岁的时候,甚至也怀揣着一个梦想,希望将来也能像他那样,讲经说法,利益众生。非常崇拜他,羡慕他。这种想法的产生,其实就是因为自己当时的那个文化水平,要是再稍微努力一下,比如说再补充些知识啊,再练一练语言表达能力啊,象他讲的那些,我也可以讲的。
那时候,就觉得很佩服他老人家。所谓的跳一跳,摘到桃子。那是因为离桃子的距离不远。
但是实际上,要讲经说法。有能力的人真是不少,不过那还要有法缘。要背后有团队,有财力,还要有人力。今天,在台面上大谈特谈文化的人,有几个没有背景的。大多都是有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运作。
南怀瑾初到台湾,办的“义利行”,利用人脉,以及自己的头脑是要赚点钱的。那时候他的心思其实是在商业上。可惜,没走下去。但是南怀瑾还是有那种敏锐的目光的。就在那个时候,台湾地区兴起了传统文化人热,政府和民间都热了起来。南怀瑾的眼光在这时候就发挥了作用。他也打算到文化这一行里试一把。
南怀瑾这一试水,讲经说法,火了起来。那些军官们,达官贵人们,也来听他讲课,你想想,旧中国有几个人读书?读书有心得的又有几人?能对传统经典有深入的研究,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的有几人?特别是那些军官们,读过书的有几个人?四书五经,书在手里拿了一下的又有多少?所以在遍地都是文盲的地方,你只要行“少善” 你就可以得大功德。有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来捧场,那还有不火起来的。你要知道,“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什么意思,平头老百姓都是有达官贵人来带风向的。带到哪边就往那里到。
可惜的是,和经商一样,讲经说法也是好景不长。不论做什么事儿,你只要事业做得大了,有社会影响力了,不论在哪里,你就得注意政治影响力了。南怀瑾也一样,台湾不能呆了,被迫避走美国。这种事儿,你往历史上一看,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元朝的中峰老和尚,也不止这位了,多得很,为什么偏偏爱往山里跑?为什么那么爱住山?热闹的大都市里弘法利生难道不好吗?不是说“道不远人”吗?为什么要这样?避嫌呗,自贬住山,远离权力中心,也是为了自保。
南环瑾在美国吃喝不愁的时候,机会来了。大陆改革开放,吸引日资,韩资等外资的时候,南怀瑾这时候的那种敏锐的眼光又发挥了作用,在他的运作下,掏了一笔钱,修了一条铁路。在大陆站稳了脚跟,这次他吸收了以前的失败经验,谨言慎行,把自己的活动完全局限在讲经说法和讲解传统文化上。根据我的观察,他的做法是,谢绝权贵,不走群众路线,圈子小小的。特别地低调,规规矩矩的。毕竟是吃一堑,长一智嘛。
现在要讨论为什么他的影响那么大?你要知道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读书班,识字班和扫盲班,老百姓的识字能力获得了大幅提升。扫盲教育成就巨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高考制度,国家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这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最起码能识字的人多了起来,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群众基础。假如在解放以前,象南怀瑾这样弘法,影响力不答,因为识字的不多。要么虚云,走禅宗,教大众参禅,参禅基本不读书啊。要么像印光写佛学见解,他写的话,主要是在那些有文化的人的圈子里弘法,那些有文化的人,在经济上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这就慢慢有了影响力。所以印光法师他反对办读书班,财力有限嘛。其实根本的原因,老百姓能识字的有几个人。
所以不仅南怀瑾,还有一批海外的传播传统文化的人士,生在这个大好的年代,抓住了机会,许多人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我说的历史性,是说我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都没有这么轰轰烈烈的文化教育成就。这当然归功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伟大的时代不仅仅经济大发展,思想大自由而且教育大发展。
但是,文盲、半文盲、浅文盲、近文盲还是不在少数,给自己的孩子在成绩通知单上能写几句假期意见的人,许多人都写不上。我前几天到银行里去,遇到两个人 不会取钱。我给帮了一下忙,其中一位说:“不识字么呵。”很明显就是定西那边的口音。所以到今天,就是说爱文化,但是有文化,或者降低点水平,能够有质疑能力,有辨别能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还是有限。虽然不多,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随着高等教育的继续推进,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随着人民文化水平的水涨船高,随着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和研究越来越深入,能够深入经藏,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士也越来越多。具有大智慧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们读《论语》,你看孔子,当他说到鲁昭公,认为这个国君懂礼的时候,陈司败就指出了鲁昭公违礼的例子,孔子听了巫马期的转告以后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这是孔子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过失。
可是孔子在中国历史上被捧为圣人。圣人是完人,是大智慧者,是大成就者。这是历史上传统的看法,可是孔子毕竟不是完人,他也有缺点,也有不足。那种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看法,只能是鼓励人的话,这种话在大家都没有文化,都狂热地学习文化的时候,这么说,也的确有他的意义。
可是呢,我们睁眼一看历史,实际的现象是,天虽生仲尼,万古犹长夜,雄鸡一唱天下白。这是不争的事实。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开始了一场打倒孔家店的文化革新运动,尽管孔家店其实不是孔子建立起来的,孔子可以说是躺枪,孔家店其实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皇权贵族们,独尊儒术,开起来的店。后世的朱熹等起到了推波助流的作用,注意我用的这个助字,辅助作用。
所以,我有一个看法,我们尊重孔子,学习孔子,孔子老人家的东西,我非常的爱读。可是呢,我们不要迷信孔子,不要吹捧孔子,他在自己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如果说他完美无缺,说他是大成至上先师,那恐怕是另一种愚昧。难道我们生活在新时代,要追求新愚昧吗?不能。新时代,新自由,新思想。我们应该以客观,冷静而公允的态度来学习他和传承他。
对待南怀瑾也是一样,要冷静、客观、公允的评价他。当然了,如果你是一位一头扎在他老人家讲的课程里面,认真地学习的人,那你是人家的弟子,你有那种师生情,在这种情形下,要让你冷静客观公正,你也没办法冷静客观公正。可是你对自己的老师那份热情还是非常真诚的。可是学习呢,要能够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否则永远做不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比如要讲《道德经》,就要先对它的研究路线要搞清楚。你不能张嘴就“别裁”,开口就“他说”,对吧。我更喜欢叫《老子》,不喜欢叫《道德经》,不管叫什么吧,对它的研究,有许多路线。比如《周易》,有人就总结了两宗六派。我总结了一下,老学研究有七条路线。这个你可以参考一下我写的《老学研究的七条路线》。
大致的来说,有经学路线、哲学路线和原典路线的差异。经学路线把《老子》捧为经,拿经来教育人,来教化人,来点化人。所以经学路线的目的和目标在人而不在书。尽管他们也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可是实际上没什么学术成果。所谓学术研究其实就是一个旗号而已。
哲学路线咱们这里不说,不讨论。
走原典路线,就是要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的核心在书不在人,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把书搞清楚,是名副其实的教书。
显然,南怀谨先生的书读的不多,这个多是相对而言的。不过呢,对于那些芸芸众生而言,日日都为稻粱谋的人,几乎不翻书,闲来只是刷刷手机,看看短视频的人来说,南怀瑾已经是大读书人。
其实你说郑玄,大经学家,大读书人,大学问家,可是拿今天的人的成就一比,毕竟郑玄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南怀瑾先生也一样,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你要搞好学问,你就没时间去讲经说法,没时间去经商和交际。你要去搞这些,你的学术成就可能就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我举一个例子,智者大师临终有一句话:“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 但登五品。”意思是说,智者大师他自己这一生,忙着为别人,忙着教化众生,耽误了自己的学习和修行,结果自己这一生所证的位次,只证到了圆教五品的位置,还是处于一个凡夫位。当然了,位次高低,这是搞经教的人,所设立的不同水平阶级而已,就像是不同的学校年级而已。这个我们不往深处讨论。
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以《老子》里的第一句为例,来讨论对南怀瑾的评价。《老子》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我在《疑!老子主张“塞其说”,难道会说“道德学”?》、《领会“兑”的真实义是解读“道可道,非常道”的唯一钥匙》,以及《老学研究:“道可道,非常道”》等文章中已经做了探讨。
前两天,我回答了一位朋友的提问,他的问题是,“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还可以怎样解释?”
我对这个问题,通过摘录我的前几篇文章中的内容做了一个简略地回答。现在转述如下。
这个你可以读一读我的《谈建忠老学研究:“道可道,非常道”》。下面摘录一点内容:
《论语》有一段对话,“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这里的第一个道,就是学说和理论的意思。学说和理论这些概念,是后来才产生的,当时就叫做“道”,“子之道”翻译为现代话,就是“您的学说”的意思。至于第二个“道”,含义就又不一样了,这里的“中道”是半途的意思,“道”是道路的意思。“中道而废”就是半途而废,不是后来的“中庸之道”的意思,至于佛经中的“不失中道正念”或“妙契中道”,那又是另外一层意思,这里不展开讨论。
再摘录几句:
《老子》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一个和第三个道的意涵,正等同于“说”。清代有一位大学者钱大昕,他认为“穷经者必通训诂,训诂明而后知义理之趣,后儒不知训诂,欲以乡壁虚造之说求义理所在,夫是以支离而失其宗。汉之经师,其训诂皆有家法,以其去圣人未远。魏、晋以降,儒生好异求新,注解日多,而经益晦”。钱大昕有一条“古无舌上音”的理论,是说上古没有知、彻、澄3纽。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说上古时“说”不读“说[shuō]”音。比钱大昕晚一百五十年,有一位学者黄侃,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语言文字学家。黄侃提出了一条关于古声母的学说,认为“照系二等归精系,照系三等归知系”。就是说照系三等字在上古属于知系(舌上音),这个理论有人简单地称为“照三归端”,在这里怎么理解呢?就是指“说[shuō]”这个字在上古读若“脱”。本文前面提到的,何新在《柔弱胜刚强 何新讲<老子>》一书的《卷二<老子>详解》(p52)说的“道,兑音通”,就是这个意思。上古音里面含有“语言表达”这个意思的字眼大都读端母。例如:道、对、说、谈、答等。
再摘录几句:
现在对“道可道,非常道”六个字合起来做一个说明。《老子》其实也是采取了一个不破不立的态度,先批驳了一下各家的学说。他认为面对世界的激烈竞争,各个国家都面领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可是呢,那些谋臣策士、说客门徒们,为这些天子、君王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都不是可以使这些国家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的学说理论。所以,尽管“道可道”,是说那些天子诸侯、王侯将相们终日地在听取各种各样的学说对策,治国之术, 可是“非常道”,是说那些各种各样的学说都不是能够让一个个的国家循环往复,生生不息、长久持续生存的学说。
以上是我当时的回答,如果感兴趣的话,我邀请你万赠的读一读我的文章。
所以,对于南怀瑾,出现批评的声音是很正常的。不仅是对南怀瑾老先生,对于孔子,对于那些文化巨人,出现批评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多元和思想自由的时代。孔子不也很谦虚很诚恳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吗?“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人皆见之。”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话说回来,南怀瑾就是在那个时代,走的经学路线,目的是大教育家。许绰云所说的不同路线,也是完全有道理,有些人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一个大学问家,比如许慎,比如段玉裁,比如钱大昕,他们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文化,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可是,不论是愚夫愚妇,斗升小民,还是达官贵人,知道他们的又有几人呢?
这些人,不正是应该供在祖庙里的吗?
好了,写了这么多,该结束了。你引用历史学家许倬云回忆与南怀瑾的会面:“他说:‘我们的路数不一样,我是另外一条路。’意思是关门不谈,到此为止。他清楚得很,聪明人。”
这确实是走的经教路线,换句话说,你要看待他,就看做一位没穿袈裟的和尚,是以俗世人的身份在传经布道。这是他的路线。
至于您说的“南怀瑾先生的观点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地方吗?是他立学著述不够严谨深刻,本身有小瑕疵?还是说他整个学问体系有问题”?这个问题,他毕竟不是一个学术大家,尽管是打着学术的旗号,其实不是学术,是道术,是经术。没什么学术成果。不是体系的问题,也不是小瑕疵的问题,不是那些问题。所谓的道不同,是路线不同。文化不仅仅是教人民善良勤奋,修身养性。不仅是这些,还有很多 比如求真务实,追求真实相和真实义,那些原典著作的真实相和真实义,在修道的人眼中和做学问的人眼中,完全是两码事儿。追求原典著作的真实相和真实义,搞清文本,才是对作者的尊重,才是为往圣继绝学。
这就像有些讲传统文化的人,在台上讲的唾沫横飞,什么“孩子不用管,全靠德行感”,毕竟你要给台下那么多人讲课 那要有气氛啊,所谓的气场要好,是吧?那这种口号式的讲课就有用,在当时当地,确实能感动人 也能感染人。那这么说,也不能算说错。可是呢,你要知道,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你在生活中,柴米油盐,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形,不像在传统文化大课堂里的情形那么简单。
《曲礼》说,“幼子常视毋诳。”意思是教育孩子,要经常照看着,不要用谎言哄骗他们。这不和“孩子不用管”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吗?
所以,我想有批评的声音,是完全正常的,分歧的起因和这里有点相似
不当之处,多多批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