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施琅是忠臣还是叛徒呢?投降清廷背后有什么隐情?
历史上的施琅是忠臣还是叛徒呢?投降清廷背后有什么隐情?
康熙
对历史有兴趣的都知道大清朝在康熙在位的时候领土得到很大的扩张和稳固。最著名的莫过于和沙皇的尼布楚条约,击败葛尔丹统一西北,跨海作战,收复tw。前两件事都是康熙御驾亲征的战功,而收复台湾却不是马上得天下的满洲八旗的功劳,而是靖海侯施琅一手完成的。
施琅是郑芝龙麾下的一员战将,在郑芝龙去世后接力辅助年轻的小郑一举从荷兰人揆一的手中夺回tw,为此而立下赫赫战功。
但是由于其才干超群,能力突出,后因为和郑在战略方针和对待百姓的一些事情上出现尖锐的分歧,后又因擅自捕杀郑麾下的一员大将被盛怒的郑将父子三人全部投入大牢。施琅被捕后竟然奇迹般地逃回大陆,藏在部下家中。多次和郑协商未果后,郑杀害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从而将施琅逼向了清朝这一边,和郑氏为敌。
施琅投降后康熙大喜,视为人才,委以重任。施琅在给康熙的奏折中多次力主收复tw。很多人都认为施琅收复tw是为了给被郑杀害的父亲弟弟报仇,其实不然。
施琅主张收T主要是因为其爱国,为了使祖国统一。他认为只有使国家,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从三个方面说明施琅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高尚的爱国情操。
第一,清朝在平定了三藩作乱后,海岛的郑氏已经知道反清复明已无可能,他们只想割据tw,维持现有的局面。在和清廷的谈判中承诺,称臣纳贡,永世守护tw。虽然主观上未必是分裂中国,但是客观额效果不敢想象。如果康熙同意,那tw这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就从祖国分割出去了。
康熙采用明珠的意见,先招抚,不成再动武。在清廷的一再退让下,郑经还是不能同意。不久,郑经病死,政权大乱,施琅和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时机已到,奏请康熙发兵,康熙很快同意,并任命施琅水师提督,负责具体事宜。
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康熙用施琅出兵早已不是满族和汉族的民族战争了,也不是清廷和郑氏朝廷的对抗,而是清朝要么统一,要么同意将TW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
我们都知道,正是清代一举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可以持续而稳固的发展,因此,施琅正是完成统一大业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可言喻。
第二,施琅的部下曾经向他进言,你与郑氏血海深仇,今天他们为鱼肉,你为刀俎,不乘机报仇?施琅却说,我今天所做的事情上是为国家,下为千百万黎明百姓,若他来投降,我广大百姓幸甚,我自会同意而且不会加害于他。他还向郑氏的手下说过,绝不会报仇。父兄的事情和他人没有关系,如郑家人肯降,我绝不会为难,今天的事情是国家的事情,我怎么敢公报私仇。由此足可见施琅宽大的胸怀。
第三,清廷在胜利之余关于TW的弃留有过争论。许多大臣对T的历史和地理认识少,得到也不会增加多少领土面积失去也不会有太多损失,甚至连康熙也这样认为。
大臣中只有少数主张守,不弃。施琅也在其中。施琅在给康熙的奏折中反复陈述TW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讲明利弊,如果舍弃,那么很快就有形如荷兰人或者其他人再次占领,到那时,悔之晚矣。在施琅等人的力促下,康熙同意派兵设府治理。
施琅纪念馆
在施琅的故乡纪念馆有一名联,“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这是对施琅和郑CG功绩的肯定和赞扬。
各位,在距离我们很多年前的古人们还知道爱国和国家统一。反观现在社会的一些人,在他们的认识里或许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整天想着的就是那些自认为时尚,自认为潮流的东西,有人甚至威胁国家,损害国家的声誉和形象,真不知你的父母该如何面对你,你又该如何面对你的父母,和他们的养育和教育。
自比施琅,然后再说说 施琅究竟是叛徒还是忠臣,众位看官觉得呢?
参考《清史稿》
个人观点和平台无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