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有什么市场(纪实石家庄集邮市场那些事儿)
集邮有什么市场(纪实石家庄集邮市场那些事儿)
特约撰稿人: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红藏会副会长牛双跃先生
邮票资本的“疯狂”
石家庄棉一的“古艺园”每天都人满为患,不但园中平地占满了人,就连西边土山上也被挤得满满的。坐地收货的四处打听货源,实施收购。二传手昼夜不停地坐着飞机穿梭于京沪广之间,此时的单打独斗已经难成气候,因此他们成帮结伙,形成了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小团体。
资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市场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行货却源源不断。这时人们才渐渐发现,胆大的邮票公司正在向市场大批卸货,说是平抑市场,而实际上却是对这种炒作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市场烂了,邮票公司却大发横财。大户的原则是即收既出,击鼓传花,而散户却浑然不知,抱着烫手的山芋每天打听市场的行情。1997年初鼓声嘎然而止,全国邮市全面崩盘......
才仅仅过了两年多一点点,各地的邮票公司好像看不得中国邮市这般平静,于是又跳将出来,大大小小的拍卖会此起彼伏。2000年5月6日河北省首届邮品拍卖会在河北省博物馆开槌,征集到的145件邮品仅成交80件,成交金额却高达611,287元。其中一枚盖销河北石家庄邮戳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以2.2万元成交,T46首轮猴票整版票则以13.5万元高价拍出。由此可见,邮人的投资理念开始转变,头脑也开始冷静。
石家庄早期的邮票商人
但在石家庄早期集邮市场圈子里有一批非常有头脑的人是不能忽视的。如铁路大厂的老W,华药的老Z,棉二的老C,地方官员小L等等。这些人不但具有超强的投资理念,清醒的判断头脑,而且还有非常超前的理财意识,可以说这些人就是集邮市场的风向标。就在大多数人还在传统集邮的时候,他们就已开始囤积优质题材的版票了。到人们开始囤积版票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囤整合的小型涨了。而人们开始囤“盒张”的时候,他们却开始大批量的来押生肖“庚申猴”版票了。实践证明,财富给了这些人。
其实这些初期的邮商也并不容易,半夜一点就要挤上开往北京的火车,为了节省费用,还得想方设法的逃票。
幸运的邮票商人老D
在石家庄最早倒邮票的人群中老D算是比较出类拔萃的。一次小酌,老D谈兴乍起:“你们这些当官的别看不起我们,我们靠自己吃饭,也不容易。一趟北京,早去晚归,累个臭死。不想想办法,还能挣几个钱儿?就说逃票吧,你以为逃票就那么容易啊!”
据老D介绍逃票的办法一般有四种:
1、托朋靠友办一张铁路职工公免。
2、壮着胆子走铁路职工通勤口。
3、买一张站台票蒙混过关。
4、用终点到北京但在石家庄下车的票改签,在有效期限内继续北上。
你瞧瞧,这哪一种不是拉关系、靠朋友,提心吊胆的。可就是这样,这些人还是义无反顾,夜行昼出。由此也可见得新邮票在这倒来倒去的过程中获利有多大。
八六年邮市初现狂潮,他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九一年邮市再掀风浪,他正好又赶上了。凭着他胆子大,也是有了八六狂潮的资本,这一下他全都压了进去,果不其然,几番倒手之后邮市平息,老D不但有了房子、车子,而且还有了小蜜。然后一下就解决了老婆久不传代的大问题。九六狂炒他又赚了一个盆满钵满之后毅然收手,过起了悠闲的日子。现在的老D开着一楄小店。用他的话说:“赚足了就得识相。有了八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还冒那风险干啥?现在挺满足的。邮票我这辈子是离不开了,零打碎敲一年到头也挣不少,只是九六那么幸运的年头今后是不会再有喽”。
邮票商人最后的疯狂
与老D有着相同传奇经历的还有老猛、大眼儿、大灰狼、阿坤、桂圆、唐老鸭等等新生代所谓的邮商。什么叫所谓,就是在今天的邮市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这些人有的进了股票大户室,有的办起了礼品公司,而更多的是把三次狂炒赚到的这笔雄厚的资金存进了银行,吃着利息,或是在哪个古玩市场开一个不大的邮品商店,继续经营着邮票和钱币,也以平淡的心态等待着下一次大潮的到来。但也不是所有的炒作者都像老D一班人那么幸运,银行老G的经历就另当别论了。
老G本不集邮,看准邮票这一行是受了他徒弟的感染。1982年投入邮市之后主打生肖版票。仗着他背后开饭店的雄厚实力,成包成包的生肖版票不但热涨的让人羡慕,他也成了邮市的名人。
可不知为什么,一夜之间他好像着了魔一样,看上了当时漫天飞舞的集邮活动纪念张。这种纪念张类似邮票小型张,是北京邮票厂专为各省地市,甚至县级、厂矿级别的集邮协会成立或办邮展而印制的纪念品,本无面值,免费赠送,但拿到邮市就开始涨价,最便宜的也要几元钱一张。这位老兄自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不但开始大量囤积,最要命的是他把所有的生肖版票都拿出来卖掉,换成了纪念张。
于是在他的家中,在房子的一角跺着成箱成箱的纪念张,老G也做着他有朝一日能发大财的美梦......1986年邮市大动荡他没动静,1991年邮市发疯,他却发了懵。为什么?当初几块、十几块钱一张的纪念张,现在一毛钱一张都没人要!自此之后,血本无归的老G在集邮市场就销声匿迹了。他那成箱成箱的现在如废纸一样的纪念张是依然在家中跺着,还是卖了废纸,就不得而知了……
老Z也不集邮,改革开放之后他最早下海经商自己开公司。1991年初春的某一天闲来无事,便跟着朋友来邮票市场闲逛。这一逛独具经商头脑的他一下就发现了商机,凭他当时的判断,现在人们玩的普通纪念币,利润太小,不去玩利润高的贵金属币,太可惜了。于是他回公司拼了50万直杀市场,专攻金银币。也正赶上91年狂潮,好家伙,只一把就净赚了300万,还了公司的账,把挣得的利润又全部押回市场,到当年年底他已经是一个千万富翁了。于是纸醉金迷,野马脱缰,灯红酒绿,夜夜笙歌。不过几年,老婆离了,公司倒了,车子没了,小蜜跑了。前两年见到他还是孑然一身,骑着一辆二手的电摩。问他在干嘛?他反问我:这邮市哪会儿还再让咱疯狂一把呀?
老Q当时人过半百,本在集邮界玩得好好的,还算挺有名气,可就是抵不住邮币卡市场的诱惑。一天他在朋友的撺掇下,壮着胆子进了100个“96银猫”,也是寸劲儿,不几天“96银猫”就打着滚的从80元一枚,一下就涨到了1200元一枚。用他老婆的话说:“这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啊,就跟捡纸儿一样”。
于是老Q卖掉了辛辛苦苦十几年收藏的精品邮票,又向亲朋好友高息借了一笔巨款,带上一辈子都没坐过飞机的老婆直飞上海进货。两天之后,等他们乘飞机再回石家庄,等待他们的却是一落千丈的市场。“96银猫”直线跳水,又回到当初的价格。看着这银闪闪、沉甸甸的银币,老Q像做了一场噩梦,梦醒时分,欲哭无泪......
未完待续……
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多宝笑谈,谈笑古今!请大家多多关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