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之间的有什么不同 春秋是如何过渡到战国的
春秋和战国之间的有什么不同 春秋是如何过渡到战国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春秋战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在春秋的时候,周天子难以约束诸侯,各大强国互相争霸攻伐,但大多都打着“尊崇周天子”的名义。并且春秋时期的争霸中心在中原,是现今河南中北部一带。晋国不论是在实力,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还是地缘政治都具有先天的优势,于是在相当长时间内,春秋是以晋国为主导的霸权政治。晋国控制郑国,向西压制秦国,向南抗击楚国,维护着周天子表面上的荣誉。
可是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变得不同,首先权力进一步下放,春秋时期诸侯代替周天子掌握实权,而战国则是权臣控制各大诸侯。其次春秋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基本上已经放弃了井田制,税收按照土地的实际面积,可是到了战国,土地、军队基本把持在权臣的手里,最后,齐国的内乱,晋国的分裂,导致原先周朝的秩序彻底崩溃。所谓的礼仪基本没有实际意义。
一、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崩坏,标志最终礼崩乐坏的事件有两个
在春秋时期,尚有孔子为代表提倡王道,推崇周朝的秩序,到了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已经没有人遵从,彻底不可实行,而以法家提倡的“霸道”逐渐成为主流。法家、兵家、纵横家登场,成为各个诸侯国中的权臣。周天子形同虚设,周朝礼仪制度的面纱被彻底撕破。由春秋到战国的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春秋时期,诸侯国随着不断对外扩张征战,新获得的土地就被分封给了功臣。这些功臣拥有更多的土地,井且依附在土地上的土兵也会越来越多。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原先收入不稳定的民众在灾年破产,趁此机会,富有的权臣就会兼并土地。土地虽然不得随意买卖,但是暗地里的兼并却无法控制,原先的土地和税收政策就会失效。
在古代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一直都是农业国,土地是最核心的财产,土地的问题是影响王朝更迭的重要因素。春秋时期之后,各国均开始更改税法,直接按照实际土地的多少来征税,这就变相承认了士地的私有。到了战国时期,土地兼并更为严重,公卿大夫变得更加富有,权势超过了诸侯,但是引起分封制度彻底瓦解,周朝礼崩乐坏,诸侯互相争战攻伐的直接标志性事件有两个,一个是齐国的内乱,一个是晋国的分裂。
二、齐国内乱导致周朝陷入更严重的混乱争斗中
齐国作为周王朝分封的大国,始祖是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姜尚,并且齐国和周朝有姻亲的关系,齐国被分封到现今的山东境内。齐国临近大海,盛产盐铁,物资丰饶,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远离中原,替周朝守卫着东方,与历代周天子关系比较融洽,应该说是周朝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尊王攘夷”的口号最先就是由齐桓公和管仲提出来的,可是齐国称霸时间并不长久,自从齐桓公之后,就再也无法号令诸侯,这是因为齐国本身地处东方相对中原国家来说比较偏远,要进入中原中间隔着鲁国、宋国、卫国、郑国。最后称霸中原还要面临强大的晋国、楚国这两个竞争对手,所以,齐国因为地缘因素对中原诸侯国中并不太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力。
同时,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大乱,国力衰退,但是齐国毕竟是最重要的几个分封强国之一,它的政治动荡对周朝的礼乐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齐桓公时期,陈国内乱,陈国的公子陈完逃到齐国,齐桓公很欣赏陈完的才能,赐予他一个管理工匠的官职,并且陈完的后人也被改姓田。田氏在齐国安顿下来之后,非常感激齐桓公的收留,于是乐善好施,结交群臣,在齐国很快就扎根了下来。几代之后,田氏实力逐步壮大,到了齐景公的时候,君臣奢靡,百姓生活艰辛,每逢荒年,更是难以度日。田完的后代田乞见此情景,为收买人心,用大斗借出粮食,小斗收回粮食,很快赢得了齐国百姓的一致赞誉。田氏很快成为了齐国最强大的公族,对齐国宗室产生了威胁,这让齐景公感到非常不安,但是齐国几大公卿把持朝政,他也无力消灭田氏了。
等到齐景公去世之后,田氏依靠手腕和智谋在与几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逐渐完全把控住了朝政。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最终在公元前386年,田氏取代了姜姓成为了齐国的国君,由此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齐国的政局变动,对周朝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周天子无奈之下承认了田氏的政治合法性。从此之后,也就是变相承认了各国的公卿只要有实力就能取代诸侯,整个战国陷入了更为严重的混乱争斗之中。但是导致周王朝礼乐秩序彻底崩溃的事件,是晋国的分裂。
三、晋国的分裂被认为是战国时代的开始
晋国从晋武公因“曲沃代翼”而成为国君,晋献公生前灭掉了大量公族,只剩下曲沃这一支,而死后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后代也受到牵连,所剩者寥寥。晋文公重耳复位依靠的是狐氏、赵氏等异性公卿和秦国的支持,晋国依靠强大的武力和地缘政治关系控制着中原地区,维持着周王朝秩序表面上的稳定,在春秋时期称霸一百多年之久。但是晋国的权力结构却有着致命的缺陷,随着时间的积累变得越来越严重。
如果晋国国君很有能力,各大异姓公卿大夫权力会受到暂时性的压制,可是一旦晋国国君昏聩,这几个家族权力就会迅速扩张。长此以往,公卿的力量逐步增强,而国君的实力越来越弱,但是各大公卿家族之间也是互相征伐不已,到了春秋晚期只剩下了韩、赵、魏、智、中行、范这六大家族,随后的争战之中,韩、赵、魏、智这几家又联合起来灭掉了中行与范家。但是在晋阳之战中,智氏作为最强的家族联合韩、魏讨伐赵国,由于智氏首领不得人心,反而被韩、赵、魏三家所灭,最终,韩、赵、魏三家成为晋国的核心。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在无奈之下承认了韩、赵、魏三家为诸侯,由此,晋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而名存实亡。所以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把这一年作为战国的开始。到了公元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国君最后一小片领土,最终晋国被三家所灭。
结束语
齐国和晋国是春秋时期的两大强国,先后称霸中原,为维护周天子的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遗憾的是先后都被公卿篡位,最为致命的是“三家分晋”后,原先最强大的晋国被瓜分,使得楚国有了北上的机会,秦国也有了东进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再也没有一个诸侯国可以强大到能够出来控制中原,维持中原的稳定与和平,这样整个中原的局势就变得越来越混乱,整个周朝已经陷入完全混战的局面当中,并且没有任何一家可以独霸,主宰局势。
魏国在战国的前期还能压制秦国,避免秦国东进,但是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夺取了河西之地,如此韩、赵、魏对秦国完全转为劣势,逐渐被侵蚀。秦国在对抗韩、赵、魏的战争中逐步强大了起来最终再也无法遏制,成为了西部最强大的国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