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之)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之)
福建土楼
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奇葩
聚族而居的“家族小王国”
Fujian Tulou
福建土楼主要是指利用生土材料夯筑而成,呈围合封闭形态,集聚居和防卫功能为一体的一种乡土建筑。主要分布在中国闽西南及附近地区,现存约三千余座。建筑历史可追溯到宋、元时期,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土楼有方形和圆形土楼。方形中又有殿堂式、府第式(五凤楼)等不同,还有多边形土楼。外侧一般为仅有一个入口和高层窗户朝外的高墙;内侧是以穿斗式为主的木构架,分为多层居屋;内部单环或为外高内低的多环,中央为公共建筑设施;整体内部上下楼层有内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类。
世界遗产“福建土楼”分布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和漳州市南靖县、华安县。
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中最具代表性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占地2826平方米,有9个可架设武器的瞭望台,设顶层防火水槽的大门、底层秘密通道和楼内暗梯等,防御设施最齐全。
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中的承启楼不仅年代久远,而且环数多达4环,占地5376.17平方米,规模最大。全楼按《易经》八卦布局,十分讲究。
南靖县的河坑土楼群,至2005年仍住有291户共1196人。现存方形土楼7座,圆形土楼6座,还有五角形的南薰楼。
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是1方、3圆、1椭圆形等5座土楼组合,建造年代从元末明初至20世纪60年代,跨越600多年。
华安县土楼群含3座土楼。其中的南阳楼与东阳楼代表天圆地方。居中的二宜楼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少有地由西向的正门和南、北两个边门出入。其内部结构以单元式为基础,楼内共有壁画593平方米、226幅,彩绘99平方米、228幅,木雕349件,楹联163幅,还有《纽约晚报》、西洋钟与美女画像等,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申报世界遗产的土楼,每座都在共性的基础上具备自身的建筑代表性,以各种民间艺术形式记录、描绘和延续着土楼人家的精神和传统。
土楼群体现了发达的农业文明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团结合作;凝聚和传承着以耕读、孝悌、忠义为核心的文脉与传统;记载和见证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人类伟大的创造力和对特殊环境的特殊应对,以及高超的生土建筑技术水平,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及景观审美价值。
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2届会议上,基于以下标准将“福建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标准Ⅲ:土楼是一种持续很久的文化传统的独特见证。这是一种基于团结协作理念和复杂精巧建筑形式的防御性社区居住建筑体系,一直见诸历史记载。
标准Ⅳ:土楼的规模、建筑形式和功能都超乎寻常。它反映出人类社区在一个广泛区域内对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诸多阶段的应对。
标准Ⅴ:土楼作为一个整体,尤其是所申报的“福建土楼”,所反映出的社区居住和防御需求的特殊建筑形态、它们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是人类居住形式的一种杰出范例。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
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13146832364/15611146084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