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园虫录——“地狱使者”木虱
橘园虫录——“地狱使者”木虱
木虱恐怕是我们在橘园里最不愿见到的害虫,与其他同样祸害柑橘新梢的蚜虫、蓟马、粉虱等相比,它还多了一重身份——黄龙病唯一自然虫媒。
木虱档案
学名:亚洲柑橘木虱
分类:昆虫纲 — 半(同)翅目 — 木虱科
寄主:柑橘、黄皮、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
①卵:黄色,放大点看像芒果,多是一堆一堆地产在嫩叶芽缝隙。
这组图是亚洲柑橘木虱雌虫产卵的全过程,要产卵时它们的腹部会变成橙色,产卵地点一般是未展开或半展开的芽,全展开的嫩芽(超过10mm)上也会有一些,但自然条件下不会在新叶上产卵。
②若虫:共5龄,随着龄期增长,体长增加,体色从浅黄色变到青绿色,它们看上去像被拍扁的知了猴。
木虱传播黄龙病首先需要获菌,但交配传菌,生殖传菌的概率很小,所以通常认为木虱获菌的源头是黄龙病树。
1~3龄的若虫获菌能力较差,但4龄后它们的获菌能力就很强了,带菌的若虫一旦羽化即可传菌。
③成虫:大致是个菱形,虽然具有飞行,可不怎么好动,就喜欢趴着。翅膀似披风,向后扬起,但毫无侠客风范,倒像是个反派。特别一对暗红色的复眼,看久了让人心生寒意!
木虱成虫喜食感染黄龙病的植株,但在带菌后倾向于飞离病树,转向健树。且带菌的木虱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生命历程加快,繁殖能力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黄龙病后,柑橘嫩梢会产生了某些挥发性物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对待产的木虱的诱惑较大,所以染病植株上的产卵量往往会高于健树。
一旦获菌,终身传病
植物病菌通过媒介昆虫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口器携带式、前肠保留式、非增殖型和增殖型体内循环式。
前三种由于不具备在昆虫体内循回及增殖的能力,一旦病菌排尽或者浓度过低,其传病能力也将失去。
不过黄龙病菌和木虱可是一对“好基友”,它们的合作方式则是第四种(增殖型体内循环式)。一旦病菌进入木虱体内后,会循环、扩散以及增殖,具有持久性传播的能力。
木虱传播黄龙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①获菌:木虱以口针穿透带病植株表皮,到达富含黄龙病菌的韧皮部,树体黄龙病的发病程度可影响其获菌速度。
②循回:木虱感染黄龙病菌后,病菌可在其体内扩散,而后存留于木虱体内的个组织器官增殖,以中肠细胞和唾液腺外皮层的含菌量最高。
③传菌:与获菌相仿,只是带毒的对象调换了一下,带菌的木虱将病菌传给健树。
木虱的传菌之旅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木虱上树与树体感染了黄龙并不能划上等号,其原因在于木虱不一定带菌,且传菌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过这个两个限制条件都太过玄学,在田间时也很难做出界定。所以看到木虱,我们难免会担心,且这些担心也并不多余,毕竟它“地狱使者”的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按理说,杀木虱作为黄龙病防治三板斧之一,以被大家熟知,并作为重点防范对象,那为什么我们的果园还会时常出现这些不速之客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弃管园的存在,这些园子的树大多树势低下,嫩梢持续零星抽发,为木虱的取食和产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简直是木虱的天然养殖场。
虽然木虱主动迁移、扩散能力不强,但怕就怕木虱一日同风起,跋山涉水来看你。据调查,从废弃园迁飞到生产园中的木虱,带菌率为2~14%,而单头木虱的传菌效率约在4~10%,单看概率可能还好,但如果虫源基数大的话,你当真觉得还好吗?
木虱初入侵果园是存在“边际效应”的,会先在果园边缘发生,然后沿边界向内扩散。这就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它们懒;第二,遇大风天,查园先查边边角角,以防它们向内扩散。
木虱的传菌时间通常在5个小时以上,不过一旦疏忽,有树体感染后而不处理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直至整园沦陷,最终成了新的木虱养殖场。
木虱防治的一些建议
①经常巡园,勤查木虱,特别是在新梢抽发期、大风天后,一经发现卵、若虫、成虫后及时进行防控。
②附近有废弃果园的,联系园主及时砍除,以减少虫源。
③冬季清园是重中之重,此时病树带菌量大,木虱带菌率高,是防治的关键期,用广谱杀虫剂如有机磷、菊酯类皆可;砍病树前先打药防木虱迁飞,切记!
④避免多品种混合种植,清除果园周围芸香科及中间寄主。套种菊科草本假臭草、豆科牧草以增加木虱天敌数量。
⑤计划放梢、统一放梢,梢期用药保护,药剂可选择噻虫嗪、联苯菊酯、高氯·毒死蜱、甲氰菊脂+烟碱类等,注意轮换用药。当然,也可覆盖防虫网栽培,阻隔木虱进入,兼防其他虫害、鸟害等。
来源:农业助手团队
作者:牧虫者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