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介绍(醴陵到底因何而得名)
醴陵市介绍(醴陵到底因何而得名)
醴陵全景图
文/彭雪开
西汉高后四年(前184),封长沙王相越为醴陵侯。醴陵之名始见于典籍。《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集解]有“醴陵侯越”。长沙王相越,历代史籍、地志,皆不言其姓。其实,他因非刘氏宗亲,故讳其姓,实姓刘,称刘越。
长沙王丞相(刘)越封醴陵侯,食邑六百户。秦汉时,“百家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管辖户口约500户左右。汉初,吕氏封长沙王相(刘)越,为醴陵侯,当为乡侯无疑。民国《醴陵县志》,亦认同此看法。
醴陵县志
醴陵,何以名之,就县名而言,迄今为此,多引唐元丰《九域志》:“醴陵有醴泉。”明代《名胜志》:“治北有陵,陵下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明崇祯《长沙府志》、清光绪《湖南通志·名胜志》,皆沿袭《名胜志》的说法。民国《醴陵县志》及今国内各级地志,莫不沿袭此说。似乎醴陵得名,以成定论。这是值得商榷的。
醴,在古文中至少有三种说法。一为甜酒。《周礼·天官·酒正》:“二曰醴齐。”郑玄注:“醴犹体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甜)酒矣。”二为甘甜的泉水。《玉篇·西部》:“醴,醴泉,美泉也,状如醴酒,可以养老也。”三为水名,同澧。
陵,古今文中亦有多种释义。一为土石之山。《说文》:“陵,大阜也。”《尔雅·释地》:“大阜曰陵。”原指大土山,后又泛指山、陵、丘、冈等。现在泛指高隆的土山。二为坟墓。《广雅·释邱》:“陵,冢也。”《山海经》、《吕氏春秋?安葬篇》中,已有“墓设陵园”的记载。
清同治《醴陵县志卷一·沿革补注》:“按历代沿革,醴陵之名始于秦。”这是说在秦代,醴陵已置乡。其实,醴陵在置乡之前,早已存在。
醴陵,何以得名?因史料文献不载,难以稽考。但也非无迹可寻。得名当与境域内地势、物产、民族、工艺等相关。共和国《醴陵市志》:醴陵古称“山国”,历有“六分山丘两分岗,分半平原半分水”之称。县域内自古多山陵丘冈,河溪纵横,水量丰沛,气候温和,盛产稻、鱼、酒等。
南方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两处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南方的原始部落,已大量种稻,大量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禽。从马家滨遗址发掘盛酒的器具等情况看,公元前5000年左右,饮酒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醴,为三苗、百越人,最早发明酿造的甜酒。酒的发明,并非定尊于中原夏族,南方越族及三苗族,也早在旧、新石器时期,发明了黄酒酿造技术。
《吴越春秋》中关于酒的记载,不胜枚举。可见酒早在吴越一带,已成滥觞。从原醴陵境内磨山遗址及银子园遗址地下文物考古情况看,远在新石器时代,境域内就已使用磨制石器工具,进行农耕、制陶、渔猎等活动,居住在干栏式建筑的房子里。
乾隆八年醴陵县志
《株洲文物名胜志》记:今株洲地下文物考古发现,湘东地区沿湘水、浏水、渌水(漉水)、洣水、攸水等河流两岸,开始出现少量越人的印纹硬陶文化。从商到东周早中期,印纹硬陶文化,已占主导地位。这说明东周早中期以前,越人已取代三苗人,广泛地生活在这一区域。醴陵得名,与一支越人后裔,取渌水以粘糯稻酿酒,密切相关。
《楚辞·大招》中有:“吴醴白蘖,和楚沥只”的记载。说明其时的吴国的“醴”,已借助楚国“沥”的方法,酿造出了醇美的清甜酒了。《玉篇·酉部》:“醴,甜酒也。”醴,即是甜酒。至今湘东乃至湖南一带,夏季仍可一天(24小时内),用糯米可酿制甜酒,曰“对时酒”,意思是一天一夜酿成的糯米酒。
醴陵县大桥 ——恩斯特·柏石曼(德国)摄
醴陵之“醴”,应是漉水(渌水)流域古扬越人的发明,而它的源头应是乌程酒。乌程,战国时楚菰城地。东汉《越绝书·越绝外传吴地传第三》记:秦并楚,改名乌程,置县曰乌程。这说明乌程为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南巡时置县。因地域内原有乌、程二氏,善酿黄酒而得名。又传为乌巾、程林二氏所居,故名。汉属会稽郡,历代相因。清宣统三年(1911年),改称吴兴县,属浙江省。据《舆地志》言乌程县内箬溪,夹溪生箬,沿溪“二箬皆村名。村人取下箬水酿酒,醇美胜于云阳,谓之下箬酒。”酒味“醇美”,必为黄酒无疑。乌程人有取下游清澈溪水酿酒的习惯。
战国末,楚国以吴起(?~公元前381年)为相,变法图强,南收百越,北并陈、蔡,威震秦、晋。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兴兵伐越,杀国君无疆,灭其国,尽取其地。自此,越人流散江南各地。约在此时,一支越人乌、程二氏后裔,从今江苏太湖流域南岸(今吴兴县),迫于战乱被迫回迁漉水(今醴陵市渌水)北源源头,聚族而居,仍以善酿乌程酒而得名。
渌水,古称漉水。何以得名,应与迁驻漉水源头的乌程氏有关。漉,《广雅?释言》:“漉,渗也。”其实,“漉”为古越人常用语,晋稽含《南方草木状》:“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即漉,侯冬陂池竭时,实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贺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这“南人”准确地说,应指古越人。唐《投荒杂录》亦有同样记载。这就是今绍兴一带“女儿酒”(女儿红)的由来。
由此可见,“漉”为古越人语,是特指一种民间嫁女饮食风俗,故称之为“漉”。漉水,即为古越人在楚威王时,乌程二氏后裔命名的一条河流。
重造渌江桥记事
其时,乌程后裔已取漉水酿酒,沿漉水(今渌水)流域,种糯稻酿醴,形成习俗,故得名“醴”。后漉水中游,今渌水流域醴陵市转步乡古城村一带,有大村落,越人聚族依山陵而居,亦取漉水(渌水)酿酒,故得名“醴陵”。开始为村落自然地名。至战国末期以后,形成区域地名,最迟至秦始皇设长沙郡,置湘县,醴陵才成为湘县所辖乡区划地名。至此,官方才录此地名。
西汉官方文书史籍地志中,并无漉水之名。桑钦《水经》:“漉水出醴陵东漉山,西过其县南。”这说明漉水,其时属醴陵县。据江西《昭萍志略》《晋书·王鉴传》等史籍记载:今萍、醴交界处,应在江西省芦溪县古岗附近。这也佐证其时漉水北源源头“东漉山”,在醴陵县域之内。
《晋书》:太康元年(280年)五月丁卯,荐酃渌酒于太庙。渌酒是渌水(漉水)流域产的醴酒。酃酒,《湘州记》:“衡阳县东有酃湖,酿酒醇美,所谓酃酒。晋平吴,始荐于酃酒于庙是也。”西晋太康元年(280)。晋灭吴,一统天下,醴陵县和衡阳县之县官,分别进献酃、渌酒,祀太庙,庆吉祥。这就是后世所称的古代名酒“酃渌酒”。
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尝献之。世称酃渌酒。”这说明其时的渌水北源源头“醴陵东漉山”,已成为豫章康乐县的辖地。康乐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以阳乐县改名。而阳乐县为三国吴黄武中析建城县,置阳乐县。共和国《醴陵市志》载﹕醴陵东汉初置县。至三国吴黄武(222~227年)时期,约200年间,漉水源头“东漉山”,始终归醴陵县管辖,是可信的。
《水经注·漉水》:“(醴陵)县南临漉水(渌水),水东出安成乡翁陵山。余谓漉、渌声相近,后人即便以渌为称,虽翁陵名异,而即渌是同。”这说明漉水,转称渌水自此始。文中“翁陵山”,经考证今属江西省萍乡市与宜春市交界处,属宜春市袁州区水江乡杨岐山千拉岭南麓大塘西北侧山坳,为渌水源头。
由此观之,盛弘之《水经注》,不废《水经》《荆州记》之说,并建议“后人即便以渌为称”,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他认定渌水(漉水)源头,在萍乡县安成乡的翁陵山(安陵山、杨岐山)。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
醴陵渌江书院
综上所述,醴陵得名,与战国末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一支越人乌程氏后裔,迁徙漉水(渌水)源头,仍以酿醴酒为业,故称漉水流域为“醴”,后一支杨越人在今醴陵市转步乡一带,聚族依山陵而居,亦依先祖之俗,取漉水酿酒,故得名“醴陵”。
新朝王莽二年(10年),改临湘县为抚睦县。共和国《长沙县志·大事记》“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仍改抚睦县为临湘县,并析县东南地域置醴陵县。”属长沙郡。县治驻今醴陵市转步乡古城村。约在东汉延光元年(122年)至东汉建安元年(196年)之间,县治由古城村中三洲,迁驻今醴陵市城区姜岭东麓平岗之上,仍属长沙郡。之后,县名不易,县治今址,县域略改,归属有变。1985年,县改市,隶株洲市。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