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箱涵属于什么单位工程 排水箱涵施工视频
排水箱涵属于什么单位工程 排水箱涵施工视频
楚天都市报5月23日讯(记者潘锡珩 通讯员张开元 周建强 实习生胡容达)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也是城市的生命线。为了保证“城市肠道”的畅通,疏捞工人总是忍着恶臭下井作业。22日晚,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武汉市江岸区温馨路,直击这段地下箱涵的疏捞维护作业。
提前半小时开井通风
22日晚8:45,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百步亭花园附近的温馨路。江岸区水务和湖泊局排水队的工作人员,已经将作业地点用隔离桩围出安全距离,三台黄色的水务工程车停在现场。
温馨路的正下方,就是约3.2米宽、2.7米高的排水箱涵。这条路附近的雨水井、路边井汇集的雨水,最终都流入这条大型箱涵内排走。
“为了保证箱涵内的排水畅通,我们要定期对沉积的淤泥甚至砂石进行疏捞清运。”江岸区水务和湖泊局排水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管理着2130.6公里的排水管道,全部都要定期进行维护。
记者在现场看到,路面上连续的三个井盖开着,其中一个还用大电扇往井内吹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端的井口是用来通风的,中间一个用来下井。“大约半小时前,我们到达现场后就提前打开井盖通风,避免有害气体对下井人员带来危险。”
不一会,一名工人拿着遥控器大小的仪器走到井口,用绳索吊入井内。“这是危险气体探测仪,我们要看看井下的空气是否符合作业标准。”约摸过了10秒钟,他把仪器提起来一看,告诉工友:没有问题,可以下井。
机械和人工搭档作业
井下的水有多深?泥有多深?作业班组长陶恒拿来一根长长的标尺杆,径直插入井底然后拔出。通过杆上的痕迹判断,井底到水面约105厘米,其中大约有90厘米深的淤泥。
记者比了一下,这就意味着成年人下井后,差不多是站在齐腰深的泥水中作业。
随后,陶恒带着两名工友套上连体防水服,带上安全帽和头灯率先下井。路面上的工作人员则从一旁的吸污车上牵来长长的管道,顺着井口递给井下的人员。
“井下的污物比较复杂,除了有淤泥,还会有砂石甚至水泥块。”排水队工作人员说,通常他们先用吸污车将较轻的淤泥全部吸走,再人工清理砂石等沉底的大垃圾。
吸污车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多年前的人工时代,15人的疏捞小组一晚上只能清运25-30吨淤泥。而现在,吸污车一晚上就能吸走约100吨。
表面的淤泥清理完毕后,剩下难啃的硬骨头要靠人工作业。柯辉和两名工友换上装备,带着蛇皮袋来到井底。他们通过高压水枪等工具,将凝结成块的大型杂物打碎,然后一锹锹装进蛇皮袋。几分钟就装满一袋,拉拉绳子,路面上的工友就提上来。
据介绍,下井作业的人员一般三人一组,30分钟上井轮换一次。记者看到,由于依然处在疫情期间,有工作人员拿着喷壶对上井的人员进行全面消毒。
昼伏夜出的“城市蚯蚓”
记者离开时,已是深夜11点,疏捞作业依然在进行。工作人员说,针对一些对交通影响大的点位,他们只能晚上开工,通宵工作。
“习惯了,现在我们过的是‘美国时间’。”疏捞队长徐亚坤笑笑,大家下班之时,就是他们上岗之时,每晚都是通宵作业直到次日黎明。然后清理现场,还路恢复交通。
据了解,武汉排水管道的井盖大约是50米左右一个,视管道的直径的大小和井底污物的多少,一般一个疏捞班组一晚上维护50-100米的管道。
23日清晨,结束整晚作业的疏捞人员回复记者,当晚他们清理了50米的幸福路箱涵,清运淤泥等垃圾约100吨。
江岸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对排水管网的疏捞维护主要在冬春季节,而现在随着疏捞精细化改革的推进,这项工作基本上持续全年。
由于终日钻入昏暗潮湿的地下作业,疏捞工人也被称为“城市蚯蚓”。他们弄脏了自己的衣装和面容,换来城市“肠道”的清洁和畅通。仅仅在江岸区,每晚就有60多人彻夜忙碌在主次干道的管涵疏捞现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