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丨“八七”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
原创丨“八七”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
第一次国民大革命遭到失败
由于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7月15日和汪精卫叛变革命,他们大量血腥屠杀工农群众,第一次国民大革命遭到失败。
第一次大革命以来,共产党员人数曾经发展到将近6万人,我们从毛泽东的1945年2月15日向中央党校学员做《时局问题及其他》的报告中可以看出,经过大革命遭到大屠杀以后,留下的共产党员也就只有两千人左右。
党的“八七”会议及时召开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武汉召开了紧急会议,那是在大革命失败的几个月后,面临当和革命事业命运和走向,党面临“白色”恐怖而转入地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党的经验教训,清算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战略任务。
由于时局紧张,出席会议不便,只限于在武汉的中央委员和中央机关以及邻近省份的负责同志参加,一共只有22人,所以只称为“八七”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杨匏安、王荷波;共青团代表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代表彭公达;湖北代表郑超麟;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邓小平,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由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作关于《党的过去错误及新的路线》的报告和结论,会议通过了《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 《最近农民斗争议决案》 《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 《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等党内文件;二是批判、纠正和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三是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并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四是会议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
“八七”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在革命的紧急关头,党中央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挽救时局,保存革命力量,以适应新形势继续开展工作。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为今后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这次会议认识到掌握领导权的重要,会议决定改组领导机构,决定由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组成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由此,结束了陈独秀在中央的领导工作,使中央工作进入一个新时期。会议决定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对大革命的失败进行了初步总结;二是决定举行秋收暴动和武装起义,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不是想苏联那样主要有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而是经过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政权。也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性。
会议缺点是“左”倾机会主义抬头
由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左”倾错误观点和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情绪相结合,使“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同时,却为“左”倾错误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对当时的革命形势缺乏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是组织正确的反攻或必要的策略上的退却,借以保存和聚集革命力量,而是容许和助长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强迫工人罢工)。在组织上则开始了宗派主义的过火的党内斗争,过分或不适当地片面强调领导干部的纯工人成分的意义等。
总之,“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党的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历史性转变,但是,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的出现,使“左”倾情绪在党内滋长起来,给后来的中国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