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的舰叫啥名(邓世昌指挥的船舰致远号的贡献)
邓世昌的舰叫啥名(邓世昌指挥的船舰致远号的贡献)
致远舰,是1885年清政府为增强北洋水师战斗力而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定做的巡洋舰,是北洋水师中速度最快的主力战舰,花费了84.5万两白银。
1887年完成试航后正式服役,由邓世昌担任“管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舰长)。(图为他1887年停靠在朴茨茅斯海军港的致远舰,正在等待从德国驶来的来远号和经远号汇合。)
在1887年以后的几年间,清政府没有再研制或采购更先进的海战装备,结果在1894年甲午海战中,已经服役7年的致远号和靖远号成为北洋水师最“先进”的海战船只。
(图为2015年考古人员从辽宁丹东港水下打捞上来的致远舰残骸零件。)
1894年,致远号上全体清兵在邓世昌的指挥下,与日军奋勇作战,无奈对方的武器更先进,火力也更猛,致远号多次被击中,受损严重并燃起熊熊大火,随时都有翻船的可能。
邓世昌与所有人为了抵抗倭寇视死如归,船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欲与其同归于尽,结果鱼雷管被日军的炮弹击中后发生爆炸,致远号沉入海中,246名清兵全部殉国。
(图为2015年打捞出来的致远号中残留的57mm哈乞开斯速射炮炮弹)
2013年丹东港测绘人员为了筹建新港口在进行日常海上作业时,意外发现一个6000平米的磁场区,经推测可能是一艘1000多吨的船体。
2014年考古队在水下发现了一门11mm的10管格林机关炮,并且还带有完整炮架,经辨认这是北洋水师“致远号”上独有的装备。(图为2015年打捞出水的152mm副炮弹头)
2014年经过考古人员的水下测绘,残存的舰体长61米,最宽达11.5米,以及舰体上部的轮廓,基本确定为北洋水师船舰。
2015年,根据对打捞出来的沉船残骸多个零件,以及印有“致远”铭文的餐盘等信息,确定此沉舰就是在海底沉睡了121年的“致远号”。(图为2015年打捞出水的磁盘,上面“致远”二字铭文。)
此次致远号的发现意义非凡,因为120余年来,对致远残骸的寻找和打捞从未停止,早在甲午海战发生后的第二年,日本人就回到战场旧址试图打捞经远舰和致远舰,未能成功。
众所周知,日本人在1896年已经将当时的“亚洲第一巨舰”定远舰零件打捞出来,运回日本,建成了“定远馆”,这一举动让所有国人痛心不已。
(图为2015年打捞出来的致远舰残骸,从残骸的破损程度可以想象到当时战争的激烈程度,246名船员的牺牲让我们肃然起敬。)
日本人在首次打捞失败后,并没有放弃对致远号的寻找,据大鹿岛渔民回忆。
1937年至1938年间,亲眼见到日本人打捞致远舰,这次没有空手而归,他们从沉船上拆解下部分钢铁运回了日本,打捞过程中还有一名日本人在潜水过程中溺亡。
但这次打捞事件在日本史料中没有任何记载,很有可能是个人所为。(图为从致远舰残体上打捞出来的“送话器”,已经严重变形。)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向“民族魂”告慰,也为了教育后人,我国在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次试图打捞致远舰,但由于水下考古能力有限,经费不足等问题都没有成功。
(图为2015年在水下发现的一块比较完整的方形舷窗。)
致远舰的打捞不止是为了纪念英雄,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对甲午海战这段历史真相的还原,从而为研究中日关系历史演变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
因为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而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相似的历史境遇,随后却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局面,我们想要搞清楚这段历史,就绝对绕不开甲午海战。
(图为打捞出的致远舰210毫米口径克虏伯主炮炮管碎片)
2014年,辽宁丹东港为了纪念甲午海战120周年,当地多个企业和个人自筹3700万对致远舰按1:1的比例进行了复制建造,所有资料都来自英国原船厂,建造完毕后的“复原致远舰”只用来参观展览用。
不具备行驶功能,我们应当让后人记住邓世昌等为民族而战英雄们。(图为停靠在丹东浪头的的“复原致远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