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王维的诗意赏析(王维和李白各写一首《从军行》)
从军行王维的诗意赏析(王维和李白各写一首《从军行》)
长期不愿往来的王维和李白,各写了一首《从军行》,千年难分高下!
唐代诗坛之所以有趣,除了因为有流传千年的诗作外,还因为诗人们本身就个性十足,并构成了一个个很有意思的小圈子。
比如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明性格相差很大,但二人却是生死之交。而刘禹锡中晚年又跟白居易关系不错,同时白居易又和元稹是多年知已。
而韩愈则总是想带着自己的小伙伴贾岛和孟郊,想加入白居易的这个圈子。总之,这些文坛大伽们在长安时,基本上都相交相识。
但在白居易、刘禹锡这群人之前,还有一个也一样星光璀璨的圈子,即孟浩然的朋友圈。李白、王维、王昌龄、张九龄,还有勉强也算一个的杜甫,都在这个圈子里。
然而有一点,则是文史学家们都觉得奇怪的:为何王维跟李白长期不愿往来,两人没有诗歌唱和,史书上也没有任何两人共同出游的记载。
要知道,他们二人都是孟浩然的至交。文史学家们在考证大量史料后,这样理解二人的关系:
第一种说法,认为他们都曾是玉真公主的门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一开始,玉真是最喜欢王维的,但后来李白“上位”后,王维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了冷落。因此,两人关系自然就不合了。
第二种说法,就是互相都不服气。王维成名较早,一直都风度翩翩,颇得权臣张九龄的赏识,属于“高大上”的那种才子类型。
而李白刚出道时一介布衣,属于草根诗人的代表。两人各有成名作,因此互相看不上对方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不管以上两种原因,哪一种更靠谱,可以肯定的是两人在诗风上其实都是受到了对方影响的。如今,论名气李白要稍大一点,但王维的山水诗也是一绝,这一点李白很难媲美。
为说明两人风格上的相似及不同点,本期笔者要就跟大家说两首他们的同名诗。长期不愿往来的王维和李白,曾各写了一首《从军行》,千年难分高下:
《从军行》(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从军行》(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从军行”是一个古题,以此为名的诗作很多。这两首作品有很多相似点:其一,都可以算是五律,虽王维的作品稍有出律;其二,两首都是歌颂戍边将士的勇猛和可敬。其三,后世都高度评价了它们。
而从后人的评价上来看,水平也是难分高下的。明代诗评家高棅称李白诗是:起句壮逸,断处伤气,但总体来说是气象温厚的;而明代文人顾可久在评价王维此诗时,也谈到了起句壮丽的问题。
但同时,我们也能发现两者在诗风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先说李白诗,给人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冲”字。
《梅花落》曲一奏,手中大刀的刀环就像明月一样圆,战鼓咚咚,豪情直冲云霄。为了将这股豪情写得更为霸气,李白一开篇还安排了一个地理位置上的转换,点出玉门关、金微山,一气呵成。
再说王维诗,给人最大的感触,则是一种从容之美。因为王维此诗是他在边塞亲眼所见,因此他写的更像是沙场上的日常生活,也更为写实:
号角响了,酣睡的士兵们就准备出发了。敌军吹起了胡笳,士兵们就兴奋得往前冲。等到太阳落山了,他们擒获了敌酋,准备献给天子。然后,又在月光下进入梦想。
王维这首诗没有任何感慨与抒情,也没有任何夸张之气,但就在不动声色中写出了士兵们的豪情和霸气。
如果放到现在的影视剧里,它就是时间线非常完美的写实剧,可谓是张力十足的。因此,作为一首边塞诗,王维算是开辟了一种”“不怒自威”的新写法,别具一格。
两首作品,小编个人的喜好是:论遣词本身,我更喜欢李白诗,梅花曲、明月环太美了,一看就是高水平诗人的用字手法。而论诗的布局,我更喜欢王维诗,行云流水,浑然天成,无一字多余。
后世文人常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品读,大家也都是各有喜好,因此它们算是千年难分高下的作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