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三个败类分别是谁
中国历史上的三个败类分别是谁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三个败类分别是谁凡是都有两面性有好的英雄当然也有坏的败类,他们的出现让一个国家走向了衰败,让全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历史的罪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不乏有一些大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做了很多的贡献,甚至是牺牲生命。凡是都有两面性有好的英雄当然也有坏的败类,他们的出现让一个国家走向了衰败,让全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历史的罪人。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三个败类分别是谁?他们都做了什么事?
中国历史上的三个败类,分别是安禄山、洪承畴和汪精卫。
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开元初年,逃离突厥,成为幽州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天宝年间,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建立伪燕政权,年号圣武。晚年失明,宠爱幼子,引发晋王安庆绪不满。至德二年(757年),为嫡次子安庆绪指使宦官李猪儿所害,谥号为剌。他策划了安史之乱,导致中原大地混战一片,使盛唐由盛转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败类。
洪承畴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旋晋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处军务,曾击败高迎祥、李自成部。崇祯十二年(1639年)调任蓟辽总督。次年被俘于松山,遂降清,隶镶黄旗包衣牛录(后入镶黄旗汉军)。次年,南下总督军务,招抚江南诸省。顺治十年(1653年),奉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赐“经略大学士”印,主持进攻南明永历政权。顺治十八年(1661年)致仕,予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去世,康熙帝追赠他为少师,赐谥号“文襄”,赐葬京师车道沟,立御碑。洪承畴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被俘后,也曾想以死殉国,他在监狱里日夜痛骂,拒绝饮食。他原本是崇祯皇帝最信任的将领,但在明清鼎革之际,他却叛敌投国,导致大明王朝瞬间土崩瓦解,被视为中国汉奸的榜样。
汪精卫
汪精卫(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名兆铭,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成为汉奸傀儡,不仅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还给隐秘战线的同志带来了死亡的威胁。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