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不死朱棣就不敢造反 朱标到底有多恐怖
朱标不死朱棣就不敢造反 朱标到底有多恐怖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太子朱标到底有多恐怖?为何说他若不死,朱棣不敢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这是大明历史上最牛的太子,独占父亲偏爱,监国理政长达25年,倘若他没有英年早逝,就是借朱棣十个胆子,也不敢发动靖难之役,那么,大明开国太子朱标究竟有多恐怖呢?
朱标,生于公元1355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发妻马皇后的嫡长子。朱标出生之时,正值朱元璋率军攻打南京,听闻长子降世,朱元璋喜不自胜,对于自己第一个孩子,朱元璋自然是给予了无比的厚望,在朱标五岁那年,朱元璋就请了名师宋濂教导朱标,学习儒家经学,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而世子之位也毫无悬念落在了朱标手中,而且一有机会,朱元璋就教导朱标为君之道。可以说,自朱标出生之日起,就被朱元璋视为自己衣钵的继承人,这一点无人可以替代,虽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在朱标的身上却没有丝毫的纨绔气息,儒家经典的熏陶造就了朱标宽厚仁慈的性格特点。
只要是兄弟之间有什么摩擦误会,朱标都会担起长兄的职责从中调停,故而在一众兄弟中,朱标的威信极高。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册立朱标为皇太子。公元1371年,在父亲的安排下,朱标娶了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为太子妃,要知道,虽然此时常遇春已然去世,可在军中威望却从未消解。而且大将军蓝玉还是太子妃常氏的舅舅,朱标娶了常氏,就意味着自此之后储君与蓝玉背后的军事势力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了新的利益集团,而此时的朱元璋正值盛年太子拥有和自己叫板的能力,朱元璋作为一个帝王,难道就不会心生猜忌吗?要说有,那可就太低估朱元璋对朱标的偏爱了。
他是大明地位最稳固的太子爷,是明成祖朱棣一辈子无法逾越的高墙,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享受着父亲明目张胆的偏爱,堪称是太子界楷模的朱标,究竟有何能耐?
要说古代帝王最纠结的事情莫过于既期待皇子的成长,同时又忌惮皇子的发展。形容衰老的帝王,年富力强的皇子,在至高无上皇权面前始终是一道亘古不变的难题,诸如汉武帝和太子刘据,武则天和儿子李显,可在朱元璋这却是个例外。在太子之位上待了25年,朱标在朝中的势力自然盘根错节,不容小觑,储君与朝臣结交,这事非同小可,不论出发点如何,可总归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但朱元璋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鼓励朱标参与朝堂政事,主动帮助朱标在朝臣面前立威。因为偏爱朱标的缘故,朱元璋连带着对朱标的靠山蓝玉也多有忍让。
蓝玉为人嚣张跋扈,仗着军功肆意妄为,蓄养庄奴,侵占民田。所作所为多次触碰到了一个帝王的底线,但仅仅是因为他是朱标的铁杆支持者,对朱标忠心耿耿,就足以让朱元璋留他一命。晚年时期的朱元璋为了能让朱标日后顺利坐稳皇位,开始大肆清洗蠢蠢欲动的开国功臣们,明摆着就是在告诉文武百官,谁不服太子,就尽管站出来,交出自己的小命。换句话说,若是其他皇子穿上龙袍,势必会被自己父亲治个谋逆之罪,但倘若穿上龙袍的是朱标,那朱元璋也只会夸儿子穿的好看,在朱标的身上,朱元璋是真真的应了那一句,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可惜呀,被朱元璋机遇无限厚望,让朝臣和兄弟们一致拥戴的朱标,最终还是没能坐上皇帝的宝座,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强大到让燕王朱棣窒息。太子朱标的实力究竟有多恐怖?
公元1391年8月,秦王朱樉在封地大兴土木,还滥用私刑折磨宫人。此事传到南京以后朱元璋大怒,立即将朱樉绑回南京,紧接着又派了太子朱标前去陕西巡视,一是调查朱樉的所作所为,二是为迁都西安做好准备。朱标巡视结束以后,在父亲面前替弟弟说情调解,朱元璋这才打消了赐死朱樉的念头,在父亲的权力支持下,朱标不论是在文武百官,还是一众兄弟面前都是当之无愧的大明继承人,只是不幸的是,自陕西回来后不久,朱标便因风寒卧病不起,即使朱元璋遍寻名医,朱标的病依旧没什么起色,反而愈加严重。
最终于次年四月中薨逝,白发人送走黑发人,朱元璋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更不要说走的还是他最疼爱的儿子,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朱标被追谥为‘疑文太子’安葬于孝陵。朱标的骤然离世,完全打乱了朱元璋的传位计划,在百官们的建议下,朱元璋考虑再三还是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而朱允炆因为忌惮实力较强的叔叔们,担心自己皇位不稳,在一上台后就进行了强势削藩。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放倒了五位藩王,不甘为鱼肉的燕王朱棣在看到几位兄弟的结局之后,立即操练兵马,举兵反抗,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因此成为了大明江山的第三位掌舵人。但是倘若太子朱标还在,朱棣大概率是不会反的,一是朱标的性情仁厚,即便是为了稳固皇权的需要进行削藩,也会采取相对温和的做法,至少不会是朱允炆那样激进。
二来是朱标的威望无人能及,就算是朱标大肆削藩了,但有强大的武官集团作为后盾,朱棣即便是相反,不能说丝毫没有胜算,但绝不会像靖难之役那般顺利,可以说,朱标的死间接改变了大明两百多年的历史走向,这是朱元璋的遗憾,也是大明的遗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