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王阳明在宁王之乱后为何拒绝一切封赏?

摘要历史上王阳明在宁王之乱后为何拒绝一切封赏?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历史上王阳明在宁王之乱后为何拒绝一切封赏?其实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历史上王阳明在宁王之乱后为何拒绝一切封赏?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历史上王阳明在宁王之乱后为何拒绝一切封赏?其实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王阳明仅用四十三天将宸濠之乱平定,原本这应该是王阳明的功劳最大,但王阳明的功勋非但没有得到众人的认可反而几次陷入不测。

尽管后来明世宗继位后对他重新封赏,但此时对王阳明来说已毫无意义——冀元亨已故。

正德元年宦官当道,南京科道官员戴铣、薄彦徽等人被刘瑾之流以忤逆圣旨之罪被打入大牢,而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上奏刚刚即位的正德皇帝,为戴铣、薄彦徽等人辩解,但是却因上疏而获罪。

这封奏疏既是为南京科道官员辩护也是作为大臣直言上疏权利的维护,但却因此得罪了宦官刘瑾,不但没能挽救南京科道同僚反而获罪,被廷杖四十后流放贵州龙场驿。也正是因此冀元亨得以结识王阳明并拜其门下成为他的弟子。

冀元亨字惟冀,与蒋信既是同乡又是好友,遇到王阳明之前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当王阳明获罪被发配贵州的时候,在很多友人都避之不及的情况下,冀元亨却认为是一个极好的问学机会,于是冀元亨携蒋信在正德三年拜见王阳明。

刘瑾于正德五年被伏诛,王阳明被委任庐陵知县再次重用,在赴任路上的常德与冀元亨和蒋信再次相遇,二人执弟子之礼向阳明求教并跟随于他。冀元亨对王阳明不仅在学术思想上,更在其行事方面大为叹服。

正德十一年冀元亨乡试中举人,第二年赴京闱未能中榜,然而京闱的失利让冀元亨认识到阳明学与当时流行的朱子学之间存在巨大悬隔,转而追随王阳明至江西为塾师。

正德十二年王阳明去江西平乱,而宁王朱宸濠写信故意求问阳明之学,于是冀元亨被派前去讲学,而朱宸濠谈论的都是如何称王称霸的战略,冀元亨只能是假装不懂并与朱宸濠只谈阳明之学。

朱宸濠拍着手对人说冀元亨是一个书呆子。一天冀元亨讲到北宋张载的文章并反复讲述君臣之义来感动朱宸濠。朱宸濠很是惊讶冀元亨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和勇气来这些义理。朱宸濠对他很佩服于是备了厚礼让冀元亨回去了。然而冀元亨却把这些厚礼转赠给官府了。

后来朱宸濠战败,张忠、许泰想诬陷王阳明与朱宸濠有勾结,便质问朱宸濠最终不得其果,张忠刑讯逼问,朱宸濠只说一次王阳明派冀元亨来府讲学。张忠终于找到陷害王阳明的藉口了,便立即捉拿冀元亨并对其严刑拷打进行逼供。

冀元亨就算施以炮烙酷刑也没有承认这莫须有罪名。于是冀元亨被张忠、许泰等人押解到京城关入大牢中。直到明世宗即位之后,很多人纷纷替冀元亨伸冤,虽然后来他被释放出来,但出狱后五天冀元亨就与世长辞了。

这样的结果让王阳明痛心不已,在这种愧疚之下,王阳明不仅不能安然接受朝廷迟到的封赏,还道出了“虽尽削臣职,移报元亨,亦无以赎此痛”的心声。

从冀元亨与王阳明交往的时间来看,正是正德三年王阳明发配贵州龙场之时,到平定宸濠至乱后,也是王阳明学说真正完成的时间。从这个角度上看,冀元亨正是跟随王阳明最久的弟子,受到的影响也就最深。

正因如此,可以通过冀元亨一生的经历,来作为反思王阳明学说的一面镜子。

王阳明学说中“知行合一”的学说,对于冀元亨影响最大。这让他能够在严刑拷打之时,能够坚持立场,绝不攀诬王阳明。这正是阳明学说中,践行“良知”学说的体现。如果没有冀元亨这样对于王阳明学说的实践,阳明心学始终显得过分理论化。

无论是王阳明上疏救助南京科道官员,还是冀元亨为王阳明做卧底,侦查朱宸濠,从道理上讲,都是正义而且正当的行为,但是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都遭到了残酷的打击迫害。

因而,王阳明在学说中强调道德良知的优先性,正是针对政治对于正义的扭曲。而这种扭曲,又在冀元亨事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更进一步加强了王阳明学说的正当性。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