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张学良有什么举措
中原大战张学良有什么举措
中原大战张学良
1930年5月,中国爆发了一场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交战人数达百万,伤亡达三十万,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五亿,范围席卷了全国22个省,波及了全国近千万的国民,史称“中原大战”。那么,中原大战张学良有什么动作呢?
《少帅》张学良剧照
但这场战争来的快,去的也快,同年11月,中原大战以阎锡山冯玉祥等部的失败而告终,蒋介石代表的南京政府获得胜利,但这场战争的最后的结果,不是交战双方所造成的,关系到另一位势力庞大的军阀——张学良。中原大战张学良究竟做了怎样的举措呢?
其实,张学良与阎锡山,蒋介石等部并不交好,其父张作霖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就是在这些军阀的反对中垮台的,但张学良为了国家的统一,从未做出任何的不当行为,相反,在中原大战初,还劝阻过阎蒋等部要为国家大计考虑,要和平,不要内战。
但在国际和国内的形式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张学良意识到,再不出兵调停这场战争,会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加危险,于是在同年9月,在沈阳召开军政会议。讨论出兵问题,大会连开五天,最后决定出兵同蒋抗阎,于是,张学良亲率10万大军进军关内。
东北军刚刚来到关内,得到消息的阎锡山等部十分恐惧,因为东北军不但作风彪悍,而且装备精良,反蒋的部队完全不是对手,所以,在张学良还未采取多少军事行动的情况下,阎冯等部就相继求和,1930年11月份,这场战争最终以张学良的介入而告终,帮助蒋介石从形式上统一全国。
中原大战实力
中原大战于1930年2月拉开帷幕,四月战争双方开始了火拼,5月份战乱向全国蔓延直至10月份中原大战才进入尾声。中原大战的战争规模为中国近代史的国民党内战规模之最,其规模之大也从侧面反应了中原大战实力不俗。对战双方的兵力总共可达147.2万,如若加上后期参战的东北军,其兵力接近170多万。战争的结果亦是双方损失惨重,共计死伤人数40万余人,军事费用高达5亿元。
中原大战图片
中原大战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落下帷幕,因此在中原大战实力对比中蒋介石一方的总体实力更占优势。在经济方面,蒋介石所统治的地区较为富裕的海关等地,充足的税收为赢得战争提供了经济保障。同时税源可以为国民政府的公债提供担保金,公债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强有力地支持了战争所需的军事支出。同比来看,阎锡山,冯玉祥所占领等地大多贫瘠荒凉,阎锡山强制控制的天津海关正处于战乱瘫痪之时,没有办法增强其经济收入。反蒋方的经济脆弱阻碍了联盟战斗力的发挥。
在政治方面,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府,他对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控制为他提供坚实的政治力量。当时国民党是自身为“正统”军,”三民主义“的大旗拉拢了人心。张学良拥护蒋介石的部分原因就在于认同南京政府的统一领导权。同时统一领导更有助于战争的协调统筹。阎锡山,冯玉祥等一方最为反蒋一方,表面上是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实际上也是垂涎独裁大权,同时他们并没有要求推翻蒋介石所领导的南京政府,因此得不到人心的支持。
在军事方面,蒋介石一方的装备更为先进,武器在近代史上的战争中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武器的先进与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蒋介石拥有陆军、空军、海军,兵力种类齐全。同时弹药装备充足,拥有自己制作弹药的条件,和从外界采购的优良条件。在反蒋一方,武器装备和兵力种类都处于弱势地位。地方军的兵力都是极为落后的步枪,排炮的数量只有数门,常常是战争的效果大大缩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