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杂谈 > >正文

​“六个鸡” 成为今年第一个网红 他们也跟着火了

摘要“六个鸡” 成为今年第一个网红 他们也跟着火了 (吴家强和妻子钟桂萍是六个鸡火车站线路工区防护员。) 今年春节前,位于沪昆铁路凯里市境内的“六个鸡”火车站因为名字特殊,...

“六个鸡” 成为今年第一个网红 他们也跟着火了

(吴家强和妻子钟桂萍是六个鸡火车站线路工区防护员。)

今年春节前,位于沪昆铁路凯里市境内的“六个鸡”火车站因为名字特殊,经媒体报道后一下火了起来;再加上今年又是鸡年,这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小站被公众所熟悉、认知,一时间“六个鸡”火爆朋友圈。

在这个车站里,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吴家强、妻子钟桂萍,今年均45岁,他们是六个鸡火车站线路工,每天管护着两根冰凉的钢轨,为每一列路过“六个鸡”火车站的列车“保驾护航”。

(在他们的工作区域内,有一条隧道全长2230米,夫妻俩测量这条隧道时,一进去就是一个多小时才出来。)

车站为什么取名“六个鸡”?

六个鸡火车站两侧全是陡峭山岩,铁路钢轨横穿山谷而过,现为五等小站。

六个鸡站建于1974年,站址在贵州省凯里市六个鸡村,隶属成都铁路局,所在线路为沪昆铁路。车站行车归属凯里车务段,线路维护归属凯里工务,铁路治安归属贵阳铁路公安处,接触网供电设施归属贵阳供电段。目前,车站有10名车务职工、10名工务段线路工。该站办理列车接发,不办理旅客乘降,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业务,不办理货运业务。

关于六个鸡站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六个鸡村,传说是官员征收皇粮的时候,此地太穷只能征收到六只鸡而得名。二说是国民时期,因为该村到炉山县城远,县里要村里每年给政府上缴6只撮箕,随着历史的原因逐渐把“箕”念成了“鸡”,六个鸡由此而来,一直沿用至今。三说六个鸡,原属麻江县下司管辖,地名是苗语,说不明听不懂。本是个不起眼的小山坡,没几户人家,明末清初,属麻哈州养鹅司(现在麻江县杏山镇仙鹅村)管辖,王氏土司(现在叫东家,七十年代改为畲族)秋后收租,时逢天旱无收,交不起租子,收租人无法交待,要求多多少少表示一个意思,回去好交差,于是满寨收集了六只公鸡交租,度过了旱年。此后,养鹅司土司对此记忆犹新,嫌苗族地名难记,之后就叫六个鸡,有特点、有故事、容易记,六个鸡地名由此传后。也有人说,六个鸡车站得名很简单。这个站名和地名是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时候产生的。当时道路没什么有特点的地标,就以当地有人养了六个鸡为名,约定俗成就沿用下来了。

(上了轨道后,吴家强把一条长长的道尺架在钢轨上进行测量,钟桂萍则拿着对讲机站在旁边进行防护。)

第一次听说“六个鸡”颇感意外

吴家强夫妇单位是凯里工务段,该段管辖贵州境内30多个火车站,六个鸡就是其中之一。

吴家强至今还记得,他刚刚上班分到凯里工务段时,查看单位管辖的车站,从玉屏站一直数到凯里站,再数到凯里站往贵阳方向第三个小时站,突然发现有一个站叫“六个鸡”。“当时我心里一愣,咋个有这样的站名,是不是搞错了。”他马上咨询单位领导,领导只回答他:“有这么一个站,而且站名没错。”其它就没有给吴家强更多的解释。

从此,六个鸡深深埋在吴家强的脑海里。之后,单位将吴家强分配到郎洞火车站担任线路工,这个站和六个鸡一样,同样是五等小站。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因为工作调动,吴家强夫妇先后在凯里工务段管辖的10多个五等小站工作,一直没有机会到六个鸡。

(吴家强一边测量,一边用粉笔在轨道上写上“+2、-1”等字样。)

手比眼看口呼 工作行动有讲究

2016年3月,吴家强夫妇因以前所在的普舍寨火车站撤销,他们被单位调到了离普舍寨火车站20公里以外的“六个鸡”火车站,至今夫妻俩在六个鸡站工作将近一年了。

吴家强担任六个鸡线路工区班长,妻子钟桂萍则是线路工区的一名防护员,负责线路工的安全防护。

2月7日15时许,夫妻俩穿着橙色的工作服、胸前挂着工作牌,记者跟随他们一起来到六个鸡火车站,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工作。

“上行无车,下行无车,可以上道。”当钟桂萍拿着对讲机说完这句话时,跟在后面的吴家强拿起长长的道尺走上了钢轨。20多分钟后,当吴家强夫妇准备走上钢轨前,钟桂萍利用对讲机向在车站运转室进行防护安全的工友询问,“我们要上道,请问现在有车过来没?”“有车,有车,等车过了再上道。”这时,吴家强夫妇立即立正,钟桂萍立马把手中的信号旗高高举起,动作刚完成,从贵阳开往北京的Z78次旅客列车就风驰电擎般驶来,火车司机看见夫妇俩后,鸣笛示意。

据钟桂萍介绍,这叫列队迎车,举起的信号旗表示线路安全,火车可按照规定速度通过,他们在工作中只要有火车经过都必须列队迎车。

列车过后,钟桂萍又利用对讲机进行询问,“我们要上道,有车没有?”“现在没车,可以上道。”这时,钟桂萍右手在空中比划并且口中念道:“上行无车,下行无车,可以上道。”接着吴家强又跟着念了一遍。见记者好奇,钟桂萍解释说,“我们这是属于横穿铁路,必须做到‘手比眼看口呼,一停二看三通过’,每次上道都要念一下,就是要不断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在工作中,只要有火车经过,必须列队迎车。)

检查线路:每隔2米测量一次

上了轨道后,吴家强把一条长长的道尺架在钢轨上进行测量,钟桂萍则拿着对讲机站在旁边进行防护。

据吴家强介绍,钢轨受天气影响会热胀冷缩,因此两根钢轨之间的轨距也会因为季节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轨距标准是1435毫米,一旦超出标准轨距太多,则会导致火车出轨或脱轨,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吴家强当天的工作就是通过道尺的测量,看看是否有超出标准轨距的轨道。如果有,则要立即通知班组一起前来处理,及时排出安全隐患。

吴家强一边测量,一边用粉笔在轨道上写上“+2、-1”等字样。他说,“+2”表示现在的轨距比标准轨距多2毫米;“-1”则表示比标准轨距少1毫米。把测量的结果写在轨道上,就是为了工作人员前来检修时有一个依据。

“轨道间的距离有没有一个安全的范围呢?”记者问道。吴家强说,“有的,一般误差保持在4毫米之间都是属于正常的。”另外,为了能够更精准地测量轨距之间的误差,吴家强每隔2米就得测量一次。除了测量轨距之间的误差外,为了保证火车能够平稳快速地运行,吴家强还得凭靠自己的“火眼金睛”查看钢轨是否水平,对不平处要及时标记。每次在检查时,他都必须全身趴在轨道上,手撑着钢轨,左右仔细查看,有时间一看就要看两三分钟。

车站火了 夫妇俩变身“导游”

在吴家强夫妇干活时,不时有小轿车从凯里市区驶来车站,他们将车停在距离车站不远处,随之走路到车站。“这些都是来车站参观游玩的,自从六个鸡火了以后,每天都有人从凯里、贵阳过来,甚至还有省外游客,最多的一天超过600人。”吴家强说。

吴家强说,1月28日(大年初一)这天,“六个鸡”火车站更是迎来了不少游客,甚至还有游客为了“响应”站名,带来了六只烤鸡与亲友一同分享。

据统计,当天共有600多人专程到“六个鸡”火车站参观拍照。记者在六个鸡火车站看见,钢轨周围还有不少市民摆设的香蜡、鞭炮及供奉的神像,他们祈求六个鸡给自己带来好运。自从媒体报道后,截至目前至少有5千人来车站参观游玩。据称,当地政府还准备“趁热打铁”投资打造六个鸡火车站周边村寨,建造旅游景点,吸引更多市民前来游玩。

“车站火了,我们也‘火’了。”吴家强夫妇的亲朋好友知道他们在六个鸡工作,纷纷要求拍下车站站名及线路发给他们,他们在朋友圈里晒出六个鸡工作照,居然得到一大堆朋友的点赞。钟桂萍说,节前那段时间,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读书的儿子还专门来到六个鸡,和他们一起住了几天,说是要沾一下六个鸡的“灵气”。一些好朋友也开车来到六个鸡,夫妇俩还专门接待当“导游”。

(夫妻俩每天忙完工作后回去看电视,天气好时可以下楼打打球。)

六个鸡工区:生活条件变好了

吴家强说,刚来到六个鸡站时,由于车站供职工住宿的房子还没完全修好,晚上大家都是四五个人挤在一间小房间里,天气热的时候非常难受,而且还没有热水洗澡。如今,车站的新房子已经全部完工,每个职工都单独有一间房间,并且每间房里都安装了热水器,洗澡非常方便。

“以前买菜做饭都是我们职工轮流来做,现在新房子修好后,单位还特别请了一位炊事员来帮我们做饭。”钟桂萍笑着说,现在一下班,我们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

以前,要想从凯里城区到“六个鸡”火车站,必须要走一条十多公里的山路,且这条山路只是一条“毛路”,夫妻俩每次来“六个鸡”火车站上班时,骑摩托车差不多要半个多小时。如今,在2016年底,这条路变成了沥青路,交通更加方便了。“路打通后,以后回家和上班都更加方便了。”吴家强说。

(吴家强是班长,佩戴着“施工负责人”的臂章,妻子是一般防护员。)

六个鸡最终会回归平静

凯里工务段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六个鸡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现在火了,他们既喜又优,喜的是车站火了以后,职工有自豪感,工作起来更有劲,也更加安心了。以前没有人愿意来六个鸡,现在大家都喜欢这个车站了。而忧的是,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六个鸡游玩,他们会在站台上或是铁道上拍照留念,而途径站点的火车很多,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趟车从这里经过,而且都不停车,车速快,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埋下严重安全隐患。

节前那几天,因为游客多,铁路部门还专门派出民警及工作人员疏导、维持秩序。这位负责人分析,或许是因为今年是鸡年,六个鸡站才如此火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六个鸡最终会回归平静。“按照铁路相关规定,行人不能在钢轨上行走坐卧。”他提醒游客,游玩时一定要遵守铁路规章制度,注意人身安全。(文/叶志权 实习生 彭刚刚 本报记者 苗国强 图/本报记者 杨兴波)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