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上清华、评院士、创办西湖大学,沾光了革命元勋爷爷施平?
施一公上清华、评院士、创办西湖大学,沾光了革命元勋爷爷施平?
施一公的爷爷施平,出生于1911年。1931年上浙大,先后担任过浙江省云和县、庆元县的县委书记,参加过新四军,担任过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出任过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983年,任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直至1985年离休。施平老先生毕生致力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是个名副其实的老牌大学生,老革命。
1986年,施平(右)与抗战时期战友汪海栗(中)、陈平(左)
施平简历
施一公上清华,评院士,创办西湖大学为人们所熟知以后,很多人对他产的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觉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施一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有着不一样的家世和背景。果然,搜到施爷爷在多处担任过要职、做过大事、见过大世面。有着传奇的一生。
那么施一公取得这些成就,在经济上,人脉资源上有没有沾到爷爷的光呢?从他的经历看,我觉得是没有的。
施一公出生在郑州,两岁多随父母下放到驻马店,是因为特殊十年,受爷爷这个“走资派”的牵连。
上大学以前,施一公一直生活在河南;爷爷平反以后,就一直在上海。相隔了一千多公里,第一次见爷爷是1981年,那时候已经初二了。
施一公上清华是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参加全国数学联赛得了河南省第一名,被保送到了清华。
施一公出国也不是公费,而申请到了学校的免费名额,还有一份助理研究员的收入,再加上在中餐馆打工。1996年的时候,爷爷想出版一本影集,印刷1000本,至少需要10万元,而爷爷毕生的积蓄拿出来也只有几万元,是施一公出钱帮爷爷圆了这个心愿。我们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来那时候的干部多么清廉。
施一公回清华大学任教,是因为心中一直有报效祖国,报答乡亲的愿望。创办西湖大学是因为一直有在中国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
公开场合,爷爷只在2017年,浙大120周年校庆录制的纪念视频中,鼓励广大激励校友要帮助、支持西湖大学。这也只是一种呼吁吧!
要说施一公有没有沾爷爷什么光,我觉得是在爷爷身上学到一种高尚的人格。2006年,他决定全职回国。当时,亲戚朋友一致反对,只有爷爷给了他莫大的支持。有了爷爷做后盾,他感觉非常踏实,更加坚定了信念。
施一公说:“爷爷用人生书写的传奇故事,他的勇气、智慧和乐观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向理想前行,继续勇敢地拨土、种花、去芜。”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标签: